第24章

两人分开,朝不同的方向走。应随的卡车离得更近,他刚启动引擎,方忆倒回来敲他的车玻璃,随着窗户落下,她笑看着他,邀请:“你跟我一起去现场看看?”

应随作为接待中心的设计者,客户提出要求,他当然不会拒绝,于是点头:“可以。”

方忆便上了他的车,她的车停在永乐镇社区外面居民活动广场的路边,到了地方应随将她放下,两辆车一前一后开往葡萄园。

两周时间过去,原先的接待中心已经彻底拆除,基本平场工作也做完,平场的时候,顺便把上一任老板搁置没动工的那段公路也挖了出来,方忆决定明天上午带汪筱绿去一趟政府,谈一下接手葡萄园时他们承诺过的补贴一半修路费用的流程。

今天正在进行地基的基础施工,方忆看了现场,又问了几句情况,她将应随这个设计师带来是有目的的,将他丢给项目经理和技术总工,让他们双方好好交流,尽量避免后期施工中出现问题,而她则去了大棚。

进入十二月,葡萄园的重点工作放在修剪上面,匡老师几人分别带着工人负责不同的区域,方忆给匡老师打了一个电话,问明她所处的位置后,找了过去,同时让汪筱绿他们过来汇合。

既然到了现场,她肯定得了解一下修剪原理,学到技术后,也拿了把剪刀跟着干起来。她就是这样的性格,不想当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把自己放在统筹全局的位置上,什么都得懂一点。

匡老师作为生产管理者,她向方忆提出接下来的人工需求和一系列养护费用需求,聊完正事,方忆才告诉他们明晚团建,得到几个年轻人的欢呼。

方忆在大棚里剪了一个小时的病枝弱枝,等到她出去,应随也聊得差不多了,由于聊到材料问题,应随刚好和永乐镇砖厂的老板比较熟,他问方忆有没有订砖。

永乐镇砖厂的老板得知葡萄园接待中心的重建消息,对方倒是主动联系过方忆,不过由于接待中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先进场,再加上她没抽出空,事情便搁置了几天。这次方忆来永乐镇,工作计划中确实有买砖这一项。

应随主动说:“我带你去砖厂看看吧,我和老板关系还不错,应该能帮你谈到更优惠的价格。”

方忆觉得挺意外的,她记得刚认识那会儿,她让应随外婆介绍工人,应随为了避免麻烦,没让他家老太太掺和,现在他居然主动“掺和”到她的事情里面。这会儿还有其他人在场,方忆没有调侃应随,她一口答应下来,说:“行,那我们现在就去看看。”

砖厂距离葡萄园开车十分钟,路上应随给老板打了一个电话,他们到时,对方立即出来接待,方忆先去确认红砖质量,感到满意后才跟他进办公室聊合同。

应随的确和老板熟,倒不是因为什么沾亲带故的关系,而是尽管这家砖厂规模不算大,好在老板经营有方,已经吃下周边几个镇的红砖生意,应随先是自己家里重建房子,后来又接了十来单设计活,都从他厂里订砖,打交道的次数多了,便熟悉起来。

整个谈价的过程比较顺利,应随了解当地行情,没花多少时间,就用比方忆心目中一块砖可以成交的价格还要便宜一毛拿下。

出了砖厂,方忆终于良心发现,她对应随说:“我还要去趟葡萄园,你回家休息吧。”

其实时间不算晚,不到下午四点,应随今天也不算累,因为就在永乐镇出摊,他今早比平时多睡了一个小时。

这会儿回去,他也不打算再睡了,他先对应红碧说:“方忆今晚要在家里吃饭。”

老太太本来在看电视,她看了一下挂在墙上的钟,连忙起身:“不知道她今天会来镇上,本来今晚咱们仨我打算简简单单吃一顿,小方来了,那得隆重一点。还好天冷下来,昨天你带回来的排骨没有放结冰层,我到地里拔几个萝卜回来炖,你去池塘里捉条鱼,我看小方挺喜欢吃鱼的。”

是应随主动叫方忆来家里吃饭,他便说:“今晚我来做饭吧。”

应红碧心疼他:“你歇着吧,一大早就出门还不够累?对了,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去批发市场了?”

应随告诉她:“没有,中午在街上就碰见方忆了,吃完饭和她一起去看了一下接待中心的建设进度,聊了会儿。”

应红碧知道他接方忆这个活赚了一大笔,完全超出老太太的认知,为此她特意找应随聊了聊,认为他不该待在镇上,卖果蔬四处奔波太辛苦了,远远没有做建筑设计师挣得多,她劝他去城市。应随坚定自己留在家乡的立场,并解释其实像方忆这样大方又欣赏他设计的客户其实很难碰到,所以应红碧对方忆充满感激,每次她要和他们一起吃饭,她都发自内心给她最高规格的待客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