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双喜镇(十九)赴黄泉

时间已经是下午一点整了。

齐斯拿着手机踏出宅院,一秒间便被潮湿的寒意浸透。

茫茫的水雾又一次从阴影中袅袅滋长,婀娜扭捏地笼罩整个街巷,为远近的白墙黑瓦蒙上一层白纱似的滤镜,如在梦里。

齐斯低头用双指调整手机上地图的大小和方向,规划出一条路线,便收了手机,循着记忆前行。

杜小宇和尚清北跟在他后头,一路无话。

雾气越来越浓,两侧的房屋相隔越来越远,就像是从狭长的水道汇入湖泊。

在道路开阔到极致后,齐斯在眼前的平地中央看到了一口井。

井用黑色的石块堆砌成井沿,边缘多处磨损,残破不堪。

旁边没有水桶,却有一圈半朽的绳子缠在木架子上,末端还绑了个可活动的绳圈。

提示很明确了,用绳圈套住腰,把人放下去就行。

看着因为腐坏而显得粗细不均的麻绳,齐斯隐隐怀疑等人下去后,这绳子会在某一刻断裂,将人永远留在下面。

“嘀嗒、嘀嗒……”

耳边响起若有若无的水声,听起来像是更漏。

一个期期艾艾的声音颤抖着从井下传来:“救救我……救救我……”

周围的光线暗了好几个度,一瞬间从白天到了夜晚。

齐斯看到井边坐着一个穿红色嫁衣的女人,形容憔悴。

女人长如瀑布的头发遮住大半张脸,面貌看不大清,只能看到从发丝中漏出的黑洞洞的眼睛,和阴冷的眼神。

“没人能救我么?我谁都救不了……谁都救不了我……”

她喃喃念叨着,像是终于有了决断,在刹那间转过身去,纵身跃下。

残余的红影像血一样映在雾气里,久久不散。

画面还在继续,明显不属于这个年代的镇民们明火执仗地赶过来,切切察察地议论起来。

“小姐死啦,这可怎么整?”

“麻烦了,穿红嫁衣投井自尽,怕是要成煞的啊!”

议论声渐渐弱了下来,一个穿花衣服的矮胖女人拨开人群,走到最前面。

她显然很有威望,只一抬手,就稳住了慌张的镇民。

“怕什么?这丫头迷了心窍,老婆子我就当没这个外孙女!改日我给她建个庙,做个风水局,把她镇里面就好。”

“刚好有人盯上我们了,要派人来查,到时候我们就推说是祭神的风俗,再塞些银子,还怕出事?”

镇民们吵吵嚷嚷地应和起来,画面在一片菜市场似的喧嚣中淡了下去,像一缕烟似的被风吹散成雾。

天色再度亮起。

齐斯看了眼时间,正好是下午一点半。

“救救我……”井下的声音不知疲倦地响着。

齐斯回头看向杜小宇和尚清北,用开玩笑的语气说:“虽然不知道这些画面可不可信,但关于喜神娘娘的真相至少有解释了。这算是求我们办事前给个甜头吗?”

尚清北扶了扶眼镜:“喜神娘娘看样子确实是自杀而死,不过原因和徐嫂说的不同。她是被镇上人所逼迫,求救无果,才不得不选择死亡。”

杜小宇不懂就问:“听那些人的称呼,她不是‘小姐’吗?还有谁能逼死她啊?”

答案是欲望。

自从人类学会思考,习惯于谋取生存之外的更大利益,异化便开始发生。

权力、利益、争端、制衡,无一不促成人性的剥离,让人形生物一步步远离“人类”这个范畴。

不再有亲疏远近,只有蝇营狗苟、利来利往。

齐斯一步步走向井边,垂眼注视幽深如眼睛的井口:“还缺少关键线索,恐怕要下井去找。”

……

双喜镇过去的时空中,刘丙丁和李瑶靠坐在一口掀开棺盖的棺材旁,相对无言。

两人的会合简单到近乎于草率。

刘丙丁跟着送葬的队伍找到了停棺材的地方,刚好听到徐瑶的呼救声,于是撬开四枚棺材钉,将人扶了出来。

李瑶此时的身份是“徐小姐”,且位于徐宅之外,【带“徐小姐”一起逃离徐宅】的支线任务自然被判定为【完成】。

系统界面上,适时刷新出新的文字。

【恭喜您获得线索“地方志”】

一本泛黄的平装书在两名玩家脑海中翻开,密密麻麻的文字勾勒出双喜镇的过去:

三百年前,双喜镇不过是一个窝在山沟里的小聚落,交通不便,通行和采买都极困难,也因此一直与贫穷为伴。

直到一个姓徐的女人来到这里,一座有模有样的小镇才拔地而起。

那个女人自称“徐婆”,本是当神婆占卜算命、装神弄鬼的,并有一手厉害的蛊术,可以惑人心智,致人痴傻。

她在这一行颇有名望,渐渐不满足于骗人钱财,而开始借助走街串巷之便,迷走妇女和孩童,卖往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