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2/6页)

那位老爷子一坚持就坚持了好些年。

谁要好奇地问,老爷子都只是说闹着好玩。

可他并不觉得老爷子坚持了那么多年仅仅只是为了好玩,人家什么都不说,那他自己就去试。

反正那个时候他是什么都不多,就是时间多,一开始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去做,后面也是习惯了,手上用火钳夹着豆子,心里背的算术题,感觉还挺能静下心来。

后来进了学校,第一次正式接触焊接工具后,他才知道用火钳夹豆子能提高焊接的熟练度。

因为那一次,身边的同学错漏百出,就他一个人顺利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

等回去后他跟家里人一说,提了两瓶罐头去了老爷子家道谢,老爷子什么都没说但也是把谢礼收下了,这也就不言而喻了。

“火钳夹豆子?”

“我回去也试试。”

“夹小石子可以吗?豆子还能吃呢,不舍得夹着玩。”

“越小越好。”周洲都是按着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说的,那位老爷子收了礼什么都没说全都是他一点一点摸索出来,不过倒也能理解,又不是自己师傅也不是自家长辈,人家凭什么教他?

他偷摸着学,人家没骂没打都算不错的了。

他继续道:“豆子越小,练习的精准度越高但困难程度也更大,你们可以从稍大的物件开始练。”

“等我回去试试。”

“换我来了。”方大牛看得眼热,凑上前去试试。

结果也不知道太着急还是太毛躁了,电弧刚刚通电他突然“嗷嗷”跳起脚,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觉得左脸突然疼得厉害,好歹还记得手里拿着焊钳,没有乱蹦乱跳。

江小娥赶紧将电源关掉,“烫着了?”

“你怎么搞的,左脸上都被烫了一个小洞。”

“面罩拿稳,别间隔太远得护着脸。”

电焊那是玩电的,在操作时稍有不慎都会被一些火星子燎到,现在用的面罩都不是头戴式,而是手持式,左手举着面罩挡在脸前,防止被火星子以及蹦出来的异物弄伤。

方大牛还没开始焊接,自个就先伤到了。

钱嘉树看了看他脸上的伤,庆幸道:“好险没伤到眼睛,你可长点心吧。”

方大牛嘿嘿笑了两声,“我再试试。”

男人嘛,脸上留点坑坑巴巴无所谓,疼也就疼那么一下,现在就火辣辣也能忍受,他这次学乖了,握紧面罩的把手贴近脸,右手拿着焊钳开始操作。

不过紧张再加上两手有些不同调,焊钳确实很难对准位置,搞得焊接的那条道一会左偏一会右偏,还不够连贯,有些地方焊接到有些地方空着的。

他撇撇嘴,“好难控制啊。”

周洲搭了一句腔,“要是不难控制,我也不至于夹了那么多年的豆子。”

这种活,努力是一部分、天赋也是一部分,同样也是日积月累攒下来的经验,不然很难成为人人钦佩的大师傅。

前四个都试了一遍,完成度最高的显然就是周洲。

接下来,轮到了江小娥。

让其他人奇怪的是,向来又争又抢的江小娥这次并没有开始操作,而是将面罩递给周洲。

“嗯?”周洲挑起眉头,疑惑道:“怎么?你这是不战而降,打算认我当老大?”

江小娥赐给他一个白眼。

周洲反而松了一口气,他们这一行人各有各的骄傲自得,但偏偏凑在一块弄机器,五人的小团队,自然是有人带头。

他们没因为这件事商量过,不是不在意,而是早已经默认。

他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但他对江小娥是真的又佩服又好奇。

不是说她样样精通,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比卢老师那种老师傅还要来得强,那还真不至于。

甚至有一些粗简的基础问题,她反而一问三不知。

但她进步很快,作为中途转过来的学生,不过半年的时间就将那些基本原理性的知识摸透,更难得的是她总会提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新观点。

听起来匪夷所思,实行下来居然很可行。

总觉得她想得更长远,总会将一些他们忽略到的观点拽到他们的面前。

当然,也并不是说她只会这些书面的知识点。

动手能力她也不差,同事的这段日子,他几乎没见江小娥出过错,更让人惊叹的是,即使在最初上手很是生疏,她的进步绝对是有目共睹。

一个有能耐、有天赋、有想法的技术工。

以前什么事都是抢先着来,这次却见她将面罩推向自己,周洲是真的很疑惑。

“你操作很稳。”江小娥不吝啬地夸,“我之前在一本教学书里看过一种操作方案,我说你来操作。”

周洲眉间舒展,“原来是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