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3/6页)
他接过面罩,准备好了后说,“你说怎么来。”
“点焊,加压0.5秒、通电0.3秒,手起手落用点蘸的动作落在两块铁片15°—20°之间……”
“精确到这种程度?”周洲瞪大眼,“我觉得你在为难我,不过听着还挺有意思的。”
他拿着焊钳先尝试了一下,掌控起来有些生疏,但基本功扎实,虽然没法控制到江小娥说的零点几秒,但差距也不会太大。
“这法子看着挺简单。”
“简单吗?”
“当然简单,画‘点’总比画个‘直线’来的简单。”钱嘉树一眼就看出来,焊钳很长,拿着它画直线很难控制走向,但点焊不同,就落笔在两块铁片结合处点一下,走向不用控制的太精确,只用控制好速度。
他看了一会后,得出一个结果,“点焊美观度不及周洲先前的方式,但这种方式更适合我们这种新手。”
“美观度不及,但受热时间短、热影响区域小,不会导致铁片变形裂纹。”江小娥看向他们三人,脸色有些古怪,“更重要的是,操作简单我们都有上手的机会。”
她真的不吝啬对人的夸奖。
但这三人刚刚弄出来的东西,她真的夸不出一个字。
而江小娥抢着头一个,也没打算真把这个活包圆了。
所有的事都归她一个人做,根本就没有小团体的必要,总不能让另外几个人眼巴巴看着吧?
所谓团体,分工很重要。
他们这次做机器,从头到尾用到的都是废弃材料,焊接绝对是这里面最关键最繁多的任务,没有之一。
所以,必须所有人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起来。
说完,她走到周洲面前,伸手拍了拍他,“多谢你的错误示范,现在来看看我的正确操作过程。”
“………………”
周洲那叫一个无语,他就说嘛,无端端这人干嘛找他示范,感情是要来个对比!!
真的是……
被她装到了!
江小娥武装好,拿着焊钳开始操作。
她的速度很快,在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时,铁片结合处就落下几个焊接点。
这也是点焊的优势之一。
绝对是所有焊接工艺中,操作速度最快的一个。
连着点了几个后,江小娥的速度慢了下来,她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着,“点焊最重要的就是落点位置,中心点一定要落在相接处……”
屋内几人凑成一团,一个教四个学。
而在屋外卢伟志透过窗户看着他们,因为嘈杂的电焊声听不到几人说什么,但一个个精神抖擞,看着就活力四射啊。
要是他年轻个二十来岁,都想进去凑凑热闹了。
“老卢。”
前方有人过来打了声招呼,和他确定日期,“先前你答应的事,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不是还没到时间吗?”
“你早些去也好。”王主任说着,“听说那边汇集了好几位厉害的学者,你早些过去还能和他们交流交流。”
“我和他们没什么好交流的。”卢伟志没兴趣,要不是为了屋内的那五个学生,他连去都不想去。
他是半路出家,以前哪里学过怎么带学生?
第一次参加这种交流还挺期待,结果去了后被一个老头子说什么不是一路人,分什么派系,不同派系没什么好交流。
他当时气得要死。
当场和那位学者来了一场“友谊”的比赛。
结果不用多说。
他是没教学的经验,还是断了一只手的残废,但几十年的亲身经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比得上的。
打那之后,他“卢伟志”的名字声名鹊起,年年都有一些学术交流的活动邀请他,可他对这类交流没什么兴趣,年年来请他年年不去。
这次会去,也是和王主任做了交易。
“你怎么这么倔。”王主任有些恨铁不成钢,“你知不知道……”
“我知道。”卢伟志打断他的话,哪里不知道他想说什么,他举起残缺的右肢,苦笑道:“你看看我的情况,就算名声再大又能怎么样?难道哪个基地愿意请我去当技术工不成?”
很现实的问题。
他没了手,一身本领也发挥不出来。
那场“友谊”比赛,也多亏了是理论知识,不然他连上手都做不到,“名气再大,无非就是从这所学校调到那所学校,对我而言,在哪教书不是教?在这里至少我还能陪着我的家人。”
“那区别也大了!”王主任不赞同他的说法,“人家大学校收的学生是咱们这个小地方能比的吗?”
“怎么就不能?”卢伟志示意着边上的窗户,“我这五个学生不见得比他们差,而且大学校也不差我一个老师,我要是走了,我学生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