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4页)

也就是说,连一个不是特别在意的出嫁女,宋家都愿意给这么多钱,那代表宋家比想象中还要来得富。

程荭倒不是惦记宋家的这些东西,再怎么样也和她没什么关系。

她只是觉得周娄那个未曾谋面的外公到底有些谋算,同为宋家人,宋蒲成了电台的领导,还把儿女的工作都安排好了,再看看宋阳波,沦为家庭成分不行的遗老遗少。

单看这些就说明宋蒲这个人还是有些头脑。

她不惦记宋家的东西,所以她巴不得宋家人出些聪明的人,毕竟等她嫁给周娄,怎么着都会和宋家扯上关系,有个聪明的人在就不会出乱子。

她道:“灶巷避难所的大门还立着‘宋家’的石碑,只要他们家没做一些犯法的事就不会被清算,更不会牵连到周娄身上。”

退一万步,宋家真要出了事,宋家是宋家、周家是周家,只要周娄阿爷还在,周家就不会发生太大的变故。

而且就现在来看,周家其实没有宋家的扶持日子也不会难过,老爷子是少数不多拿退休金的退伍老兵,身上带着不少功勋,老太太也有单位,打算明年就将工作指标让给周娄。

再加上周娄父亲是电机厂的副厂长,这种家庭的日子又怎么可能差?

江东阳挑了挑眉头,“这些宋家人还真的挺能折腾。”

这边来了个建避难所的,他妈妈主家那边就是举家逃到国外,一个个各显神通,硬是挣扎出一条大路,他嘀咕着:“我算是知道宋阳波怎么一直没动静了,原来他还有后路呢。”

程荭未来婆婆的娘家,就是他的后路。

那所谓的“宝藏”到底没人亲眼见过,不像宋蒲家,谁看都知道他家底不少,宋阳波自然会先将矛头指向宋蒲,而不是找一个谁都不知道是不是真有的“宝藏”。

除非宋阳波没其他退路,才会将主意打到他们这里来。

程荭说着,“我也不知道宋阳波太多的消息,只是想着给你提个醒。”

“行,这是个大消息。”江东阳感慨着,“咱们这地还真小,兜兜转转,这都能扯上关系。”

“谁说不是呢。”程荭无奈笑了笑,以前听宋静阿姨的过往就觉得很是稀奇,没想到她也会和宋家其他人联系上。

“那你累着了就好生歇会,中午我寻些好吃的给你补补。”

“不用了。”程荭摇了摇头,“我今天还得再去周家一趟,昨天老太太气得不轻,说好了今天再去陪她。”

“也行。”江东阳叮嘱一声,“不过别太晚回来,有什么难事你就差人带个话回来,大哥本事不大但人多力量大,总有帮着出主意的人。”

程荭脆声应着,“好。”

……

此时,江小娥几人已经走进了拖拉机厂的大门。

刚进去,他们几个就一个感想。

那就是大!

不愧是占地十万平方米,一共六个大型厂房,除了建筑厂房外,里面几乎没人,看着是又空又大,边上的陆宣贵还一路解释着,“厂房都在那片区域,每个厂房里的设备都已经配备齐全,分为铸造车间、锻压设备车间、焊接钣金车间……”

陆宣贵介绍得特别详细。

详细到有一种过度展示的意味。

他恨不得将每个车间里的设备一一说出来,还指了指右侧的一片区域,“这边属于办公区,两栋四层小楼,楼房的边上是食堂,至于后面还没用到的空地,厂子打算等成立后再建一批家属院,你们或许不知道,拖拉机厂一大部分的技术研究员都是从各地招募来的,人家不远千里来,厂子自然得替他们安排好衣食住行,而且。”

陆宣贵顿了顿,重点强调道:“不单单是外来工,头批员工都有可能分配到房子,尤其是对厂子有贡献的技术员。”

“这么好!”

“刚进厂的都能分吗?”

“那也得有贡献吧。”

“也不知道锻造厂以后能不能也分房……”

四个小伙伴惊呼起来,工作指标很重要,但房子也同样重要。

除了方大牛没这个困扰之外,周洲家里人多、罗朗根本就没房、钱嘉树想从家里搬出去,都想着要是自己以后的工作能分配房子那就再好不过了。

江小娥瞄了陆宣贵一眼,从进了拖拉机厂她就觉得不对劲,那么详细的解说,不是不能理解为显摆,但一个大厂的领导有必要对他们这几个学生显摆吗?

不是显摆,但肯定也是故意。

尤其是这最后一句话,她要是没听懂那上辈子就是白混了,便跟着惊呼一声,似作羡慕般说了一句,“这也太好了,我以后去的厂子要是也能有这么好的待遇就好了。”

“哈哈,不难不难。”陆宣贵像是听到自己想听得话,这才将人带去了铸造车间,他道:“昨天就已经把材料准备好了,骆工有点事得等会来,你们可以先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