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3/4页)
进了车间,几人又是几声惊呼。
几个大型设备装置在车间里,有一些他们都认不出到底是什么设备,钱嘉树实在是没忍住,对着伙伴小声嘀咕一声,“那是炉子吗?这也太大了吧。”
“认不出。”周洲同样小声回着,他去过机械厂也去过锻造厂,见识过不少设备机械,但除了前头的几个机床之外,剩下的他连见都没见过。
“好多啊。”罗朗眼里满是惊叹,这么多机械设备他都快看不过来了。
而且几人心里不由浮出一些说不出道不明的滋味,在来这里之前,回想着这段日子的经历,说实话,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自豪骄傲。
人之常情,面对这些荣誉他们不可能一点情绪都没。
哪怕都知道绝对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小娥,但他们同样骄傲自己跟着一起经历过,觉得自己多少有些能耐。
可现在……
哪里还有什么骄傲劲,别说用了,车间里绝大部分的设备机械他们连见都没见到过,只有亲眼涨了见识后,他们才知道自己是只井底蛙。
“陆师傅,这个炉子是做什么用的?”
“陆师傅,这些都是造车的设备吗?”
“陆师傅,以后启动机械我们还能再来看看吗?”
一声接着一声,这些还带着些少年气息的语调充满着干劲,哪怕知道自己在这个行业里还很渺小,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失落被打败,而是浑身充满了干劲,期待着以后哪一天自己有上手的机会。
陆宣贵也没因为那么多问题而烦,正好现在有时间就带着他们在车间里参观了一下,“这是冲天炉,专门用来熔炼铁水,铸造发动机缸体齿轮箱等大型铸件……”
这个铸造车间里面摆放的机器设备还真不少,光是机床就分为五种不同的型号,除此之外还配备有锻压设备以及多种塑形和打磨的机器。
不单单是嘴上解释,陆宣贵看他们觉得好奇还直接启动电源运行机器,只不过材料没有到位,机器运行起来也无非就是听个响,但就是这样也足够让他们惊喜。
等骆工处理完手中的活赶过来时,这边甚至还没开工,那群年轻人正围着一个空气锤的设备边上,对于它能铸造七百五十公斤的高强度配件而感到惊叹。
“这么好奇啊?”骆工走过去,他道:“正月十五厂房成立,到时候厂子会先制作出一台东方红—28系列的拖拉机,你们要是有兴趣可以过来参观。”
东方红—28系列属于轮式拖拉机,适用于中小型农田作业,这类拖拉机动力小马力只有28,制作起来困难度不高。
也正是因为不高,所以厂子制作的第一台拖拉机就定下了这个型号,主要为的就是一个开门红。
再来也是为了试验厂房里的机器是不是全都能正常运行,确定没问题后才会开始制作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
对于骆工的邀请,几个年轻人自然欢喜地答应下来,别说是正月十五,就是大年三十他们也得赶过来亲眼瞧瞧!
“日期定了?”陆宣贵也是一脸惊喜。
说实话厂子从最开始的书面规划一直到现在,期间可是出了不少事,好几次差点连做主权全都得让出去,卡在中间一直没法向前推进,要不是后来又被部队那边接手,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去。
现在听骆工这么一说,显然厂房成立的日子定了下来,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意外了。
“定了。”骆工脸上也难掩激动,他说:“你可以和老蒋他们联系了,好好过个年,年后就动身过来,至于那些离得远的也不着急,东方红—28系列而已,用不了多少人。”
说到这里,他突然转过头对着其中一人,“江丫头,你想试试手吗?”
江小娥眼睛一亮,参观和试手完全是两个概念,她毫不犹豫就道:“我想!”
“光想想可不行。”骆工可没这么容易就让她参与进来,他道:“厂子里配备了一个图书室,你要是有工夫可以去看看,然后我给你出几道题,你要是能答得上来那我就让你跟着试试手。”
跟着他又道,“不止江丫头,你们也可以去看看,不管能不能答上来,多看看书没坏处。”
陆宣贵跟着点头,“那边的书可是我们费了好大途径收集来的,除了厂子的员工之外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看。”
江小娥紧紧地攥着拳头,她正想表示感谢骆工就摆了摆手,“行了行了,都快十来点了还没开始,一个个磨磨蹭蹭可不是好习惯,赶紧把摇蜜机给做出来。”
制作摇蜜机的材料、工具都已经准备齐全。
而当江小娥等人看到陆师傅为他们准备的这些东西后,不过第一眼就察觉到这些材料和工具对比之前的那些,差别还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