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2/5页)

这边的人聊了起来,而马大队长也确实是去东阳的堂伯家,只不过他找的人并不是东阳而是小娥。

养蜂基地的事儿传得沸沸扬扬,自然也是传到了他们这边管辖的公社,很难不注意到啊,毕竟江湛生就是他们公社这边走出去的社员,哪怕他们一家子都已经迁到城里去了,但这边也能算作是他们的老家。

前几天马大队长就被公社的干事喊了过去,聊的就是小娥养蜂基地的事,马大队长乍听之下是惊得不行,上回江湛生专门回来一趟,还将小娥登上的报纸也拿过来让大伙看看,当时他就感叹着小娥这个姑娘真有出息。

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会这么有出息!

居然能带动公社的人一起建立养蜂基地,带动当地的创收,这事儿可不是寻常人能办得了的。

也正是因为特别困难,所以很多公社和大队都眼巴巴盯着。

很显然他们这边也一样。

会把他亲自叫去谈话,也是想着能不能借着老家和小娥攀攀关系,要是真能成,公社那边还承诺一定会重重奖励他。

不过马大队长没马上答应下来,而是借着即将过年为理由拖了拖。

养蜂基地要是能建立在嘉田大队那肯定是一件特别好的事,但是吧,他又觉得借着老家为理由攀关系和施压有那么一点点的类似。

毕竟他这边要是正式提出来了,要是不适合小娥都不好开口拒绝,真要拒绝了他这边肯定会遗憾但也不会多想,但万一这件事传到了外面,大队的人又该怎么想?

马大队长完全能想象得到。

到时候一定会有人说三道四,骂他们不顾情面一点忙都不帮,说的多了难免真的有人会上了心,到时候还会把江湛生一家推得越来越远。

这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

同样他也不觉得宋静的儿女会是那么无情的人,哪怕这次拒绝他也觉得肯定是有原因的,要真的遇到一个特别合适的项目,他觉得小娥以及江湛生他们都会念着他们嘉田大队。

这是他对宋静的信心。

比起江湛生,他和宋静打的交道其实要更多一些。

当年他可是亲眼看到宋静是怎么和城里的大官打交道,捐了一笔宋家人给她留下来的东西,明面上看着亏其实却得到了城里的庇护。

连带着现在都还有一份证明书锁在他家的柜子里,这一份证明书可比原先还要来得重要,关键时刻可以让他们一家人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安宁地过下去。

而现在,他总觉得在小娥身上能看到些宋静的影子,不愧是母女啊,能耐不比男儿差,更重要的是她们也不是那种特别冷漠的独人,真要得了谁的好意,绝对不会辜负对方。

和这种人相处没必要搞太多弯弯道道,那样反而只会将人推得更远。

所以马大队长才会想着先拖一拖,等这边先和小娥说一说,得到一个答案后再想着怎么应付公社那边。

本想着哪天弄到点野货再去城里找人,没想到江家兄妹今天回来了。

想想倒是不意外,每年东阳都会拿些猪肉回来,借用他堂伯家的厨房熏制几天。

年年如此,城里是好,但这种熏肉得连着熏好长时间,城里房屋紧密,烧久了哪哪都不太方便,在乡里就这点好,方便不说柴火也好寻,往后山走一趟就能捡不少。

不过……东阳好像每次都是去他堂伯家,没有一次是在自己阿爷家。

两家人怕是早就离了心。

想想刚刚的江老太,马大队长倒是理解,江湛生都算是有良心的了,这要是换作他经历那些,估计早就脱离父母。

而此时,江东阳三兄妹正坐在堂伯家的院子里,每人手里一杯甜甜的红糖水,江堂伯乐呵呵看着他们,“你这两天要是不来,我都打算让江城去城里问问了,呐,看到没,柴火都替你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起炉。”

在厨房的一角,柴火堆得满满当当。

显然是他们事先就替江东阳准备好的。

“哟,还是堂伯你懂我。”江东阳表现得一点都不客气,不过也没必要和堂伯一家客气,这些年他们家唯一走得最近的亲戚就是堂伯家了,这些年你帮我我帮你,关系特别亲近。

他道:“不过今年准备的肉多,估计还得再弄一些,堂哥在哪里?等会请他一块陪我捡点柴呗。”

“他去干活了。”江堂伯敲了敲手里的棍子,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道:“你先喝点红糖水暖暖肚,他听到你来的消息,肯定会马上赶来……”

话音还没落下,院门口就传来些动静。

不单单江城,江伟两兄弟也过来了,几人面带兴奋地待在一块聚了聚,在知道江东阳还要木柴后,江伟两兄弟毫不犹豫就去了后山,喊都喊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