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要说嘉田大队有什么其他大队没有的东西, 而且还是比较稀罕的,那除了山上建的水库还真想不到其他。
当年嘉田大队为了建这个水库,可是又费民又费力。
哪怕有公社的支持, 大队的社员们也是齐心协力干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活才将上面的水库修好。
那是真的累,但也确实值得。
水库一建立好,就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
他们山下的民生也改善了供水的困难。
更别说其他方面的好处。
夏天多了一处下水解凉的地方,要是运气好还能偷偷在里面捞点鱼。
江东阳之所以会立马想起水库,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要知道他和妹子最初“发财”的点就是水库里的鱼。
用一张大网去抄,几人合力都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就能弄上来不少,来钱速度快得让他胆战心惊。
不单单是他,就连堂伯一家也是又激动又害怕。
悄悄捞了一段时间, 几人手里都攒了些钱, 几人商量了一下在入秋的时候就彻底放弃了这档活,不是不能接着来钱, 而是他们觉得慌。
就怕一个不好把一大家子都连累了。
江东阳觉得他和堂伯一家这一点就挺好的, 贪是人的通病,但却能分忍得住还是忍不住。
很显然他们都抵挡住了, 得了些好处就立马收手, 也不至于天天胆战心惊连觉都睡不好。
“水库?”马大队长还是有些不明白, 他不解的道:“水库除了灌溉之外还能做什么?”
“鱼啊。”江东阳抢先回答,“那里面可有不少鱼呢。”
虽然被他们捞了不少, 但肯定没有捞得特别干净,只要里面还有鱼, 过一段时间肯定能再多起来。
江小娥跟着点了点头, 她说着自己了解的一些事,“我之前去南城的时候就发现,有一些地方公社和生产大队共同养殖, 前者负责投苗、捕捞,后者投喂、养殖,所产生的收入归集体分配。”
像这种情况在国内并不少,其实说白了每个大队养猪的方式和养鱼差不多,同样都是公社和生产大队共同养殖,养大的猪在集体分配。
只不过养猪要比养鱼简单多了。
养鱼需要一个特定的场所,水库或者堰塘,这是必需的,不是像养猪抓回来建个猪农就能养起来的事。
而嘉田大队正好有这个优势。
山上建的水库不小,要是真的利用起来,造福的可不是几个社员,而是整个生产大队。
哪怕丰收季只能分上一些,对于寻常的家庭来说那也是好几餐的肉食。
但能年年分上一次,如果真的经营起来,那么大的水库带来的收益绝对不比一个养蜂基地来得少。
不过养鱼比养蜂更难。
这个年代,鱼苗不是想买就能买到,养鱼也是真将鱼苗放进水库就不管了,具体什么操作她并不是太了解,毕竟她没养过鱼只是知道这件事,接着道:“既然不是先例,那就代表有的地方成功过,你可以跟公社那边的人提一提,如果他们真的有这个念头,自然会帮着打听清楚。”
“养殖……”马大队长低声喃喃,眼睛的光芒越来越甚,“真的能行?”
“行不行试试才知道。”江东阳明显有鼓励的意思,他觉得能行,一来这件事是妹子主动提出来的,如果她要没什么把握也就不会说了。
再来他可是真从水库里捞得好处,没人管里面都能有不少鱼,要是真养殖起来,只会更多。
虽然水库弄养殖,到时候肯定没法私人偷偷摸摸去捞,但到时候统一养殖统一分配,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就能获得一些,他敢肯定堂伯愿意这么来。
瞧瞧边上的堂伯,一直没吭声但脸上明显就有些激动。
想想也是,儿子马上就要结婚,过不了多久就得当爷爷,现在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还攒有一笔不小的家底,这个时候谁又愿意承担风险?
他道:“我有个朋友媳妇是鱼庄来的,等我过两天去打听打听,问问有没有养鱼方面的技巧。”
“我也可以帮着找一些养鱼方面的书。”江小娥也跟着说,不过她还是多加了几句,“除了养鱼,还能在浅水区养螺,螺肉你们不爱吃,但螺壳碾成粉末喂猪能预防疾病,螺肉能补充营养将猪养得更肥,用来养猪既能帮助骨骼发育又能长肉,你们自己尝试一年,要是效果不错,养殖的螺丝还能加工后和其他大队换东西。”
所以说啊,一个水库要真的利用起来,有很多法子改善周边人群的生活条件。
前提是他们敢不敢尝试、愿不愿意出力气。
“螺蛳还能用来养猪?!”
“真能养得更好?”
这下,连边上的江堂伯都坐不住了。
嘉田大队一共养了五头猪,猪养得好不好关系整个大队过年能不能摆上一道荤菜,要是养得不好又或者不小心死了两三头,那辛辛苦苦一年都属于白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