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4页)

不过他们之间绝大部分人都还是挺熟悉的。

就比如说他手下的三个小组长。

其中两个都是老熟人,一个是自己的师弟,另外一个也是以前打过交道,只比他低了两级的老手焊工。

唯独第三个小组长。

张福顺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在对大家介绍她时稍微顿了顿,最后只能干巴巴说着,“这位是江小娥同志,是咱们工厂新加入的成员,她年纪最小大伙儿就多多照顾一下……”

在介绍前两个小组长时,他倒没有说对方有什么成就,而是以级别划分。

两个都是六级焊工。

偏偏第三个小组长,连个级称都没有。

要知道他们小组包括他一共十九个人,哪怕是普通成员也不是什么学徒或者是谁刚收不久的徒弟,连最低都是三级焊工。

结果没想到,这么年轻的一个小同志居然能压过其他人当上了这个组的小组长。

看看她手下分的几个人,最高的四级最低的三级,一个个眼里其实都还挺不服气的。

就连张福顺本人都忍不住有些质疑。

虽然他知道这个分配是骆工亲自决定的,甚至在这位小江同志分到他手下时,老刘还一脸羡慕的样子。

但她实在是太年轻了,可她既没有考级又是刚入厂的新员工,就算是骆工的安排也很难让人服众。

尤其是分配到她手中的活。

横梁的连接和焊接,这可不是普通的焊接就能弄得好,它是处于一个连接处,是保证两端的稳定,确保所有部件的位置绝对精准,保证整体不歪斜的关键!

要不是骆工已经把她的活给定好了,他其实更想给她安排一些简单的活,而不是搞得现在犹犹豫豫,还真不敢放开手让她带队忙活起来。

“江同志看着是真年轻啊。”小组长之一的郭军祥也是盯着她在打量,这比自己闺女还要来的年轻,却没想到和他担了一样的位子。

“你真不是研发人员吗?”另外一个小组长赵松也跟着开了口,朝着师兄手里的单子看了看,忍不住嘀咕着,“是不是整理单子的人弄错了?”

像这种年轻同志也不是没有,但大部分都是研发人员,技术工普遍的年龄都会偏大一些,像江小娥这个年龄的,任谁看着都以为是学徒。

“胡咧什么呢!”张福顺一把拍开了他的手,没好气的道:“骆工亲自列的单子,怎么可能有错?”

其实他们都明白,就是因为没错所以更加奇怪了,不过他还是按下了心中的质疑,骆工能将她安排在这个位置肯定是有原因,他们这个活属于手上见功夫,能不能行干干活就知道了。

江小娥也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不管组内的成员对她是什么样的态度,她都是轻笑着回应,也没为自己争辩解释什么。

嘴上说再多都没用,唯一能证明自己的只有自己的双手!

张福顺指了指边上的桌子,上面分有几沓不同部位的详细图稿,不管是大件还是小件,每一个部位的图稿和资料都特别地详细。

他道:“动手之前你们先仔细读阅一下,有什么疑惑都可以现场问,确定没有问题后小组长列一个任务表,注明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每一个成员安排的工作,以及预计的推进进度!”

“要这么麻烦吗?”赵松皱了皱眉头,“师兄你还不信我了?直接把图稿给我再给我个时间,我保证一定如期交货!”

郭军祥什么都没说,只是跟着笑了笑。

显然他也是这个意思。

张福顺瞪了自己师弟一眼,“我是大组长还是你是大组长?别唧唧歪歪,听我的安排!”

一旁的江小娥安静得不得了,面上是听得认认真真,一看就是个好员工。

其实心里哪会不明白他们搞的这一出。

很显然他们都是熟人,自己都有一套做事的习惯,早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而现在把一切条条框框定死,不是因为张工不信任另外两个小组长,而是不信任她。

不过这种不信任并不是带着恶意。

只有定死了不给自由发挥,才能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时间的浪费以及材料的损耗,同时,她这个小组长要是真的德不配位,也能及时将她踢出去。

这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形式上的考核呢?

同样地,这何尝不是张工替她搭建的“舞台”,要真的能在“舞台”上大放光彩,她能在拖拉机厂为自己彻底正名,也就不需要再考核来考核去了。

心中想着,嘴上却是淡淡地附和,不管张工怎么安排,她全程乖巧挺好,对任何安排都没有异议。

“……那就先这样吧。”张福顺想了想,跟着又补充了一句,“三天吧,最初提交任务先按三天,后续你们小组磨合好了,再将提交时间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