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别离(二)

乐无涯向孙汝交接了所有县域中事——其实没什么好交接的,这一年来,许多县事仍由孙汝打理。

对他来说,一切都是轻车熟路的。

但乐无涯用这一年光景,对孙汝进行了言传身教:

若是肯广开财源、让利于民,打压乡绅、揽权在手,小小的一方县令,能当得比许多高官还舒心适意。

乐无涯把衙中几个掐尖的人才统统挑走,孙汝不仅不恼,反倒喜上心头:

太爷这是给他腾地儿呢。

这些都已经是太爷的铁杆心腹,来日换他上任,这些人未必肯服他。

他们跟着太爷走了,一来能得高升,二来也方便孙汝把其他人提拔上来,施恩于旁人,重新确立权威。

为着把这事做得圆满,孙汝硬是忍住没露出任何喜色,默默地拟定用人名单,雄心勃勃地要延续着乐无涯的事业,将南亭的事业做得蒸蒸日上,绝不可输给他。

孙汝有无数的事要做,立时忙疯了,几乎成了一只大陀螺。

乐无涯折回书房,倒是得了清闲。

既然无事,乐无涯索性摆弄起闻人约留下的书箱来。

这是一口用旧了的竹箱,式样普通,显然是从以前的明秀才那里继承来的。

里面的内容更是异常简洁。

刀、笔、四五卷书册,还有一张凉了的油酥饼。

乐无涯猜这是带给自己的。

只是他走得匆忙,不曾亲口交代。

乐无涯取出饼来,一口口地吃了,以免浪费。

吃到一半,他发现这书箱一角的篾条有些松了,便取来了工具,挽起袖子,打算替他好好紧一紧篾条。

他算是看明白闻人约其人了,虽是商贾出身,但毫无骄奢习气,物欲近似于无,就算自己给他买上一个描红印金的红木箱笼,他也未必肯用,搞不好还要送给明家阿妈,让她当妆屉用。

还不如趁自己还在,替他修上一修。

修篾筐算是项大工程,整个箱笼都得从头至尾地紧上一番,才能做到严丝合缝。

在乐无涯叼着半块酥饼、干得热火朝天时,他身后的窗户响了一声。

乐无涯回过头去。

泠泠月色,映出了月下之人的萧萧风度。

消失了一日的闻人约,立于窗外,胸膛微微起伏,一眼不眨地看着为他整修书箱的乐无涯。

在他眼里,乐无涯穿着柔软的中衣,头发凌乱,几缕卷发垂在耳前,额带薄汗,嘴角还沾着半粒儿芝麻,堪称是全无仪态。

但闻人约看他,仍是天下无双。

这样的一个人,居然在为他修箱子。

他胸中热气蒸腾,喃喃道:“……顾兄。”

乐无涯从口中取下饼来,冲他一笑:“回来拿箱子啦?”

闻人约停在窗边,并不进门。

他不大敢靠近现在的乐无涯。

他怕自己过于失态、过于留恋,因此只好保持着与他的距离,平静道:“顾兄,我已同明家阿妈说通了。待秋季乡试之后,我便去寻你。会试在明年春日,到那时,我从桐州出发。”

乐无涯愣住了。

闻人约这区区几句话,看似简单,实际全是马虎不得的人生大事。

乐无涯站起身来,几步赶上前去,双手按住窗户:“赶考是大事,考完会试就该往上京去,在京中读书才是,非得跑去桐州待半年干什么?”

闻人约简单道:“陪你。”

“怎么,还怕我被人吃了?”

“嗯。”闻人约认真地点点头,“看不到你好,我总不安心,没法好好考试。”

乐无涯凝望于他。

他这人真是和他的破书箱一样简单。

说是陪他,天涯海角也要陪。

和这样琉璃心肠的人交往,如饮佳酿,甘甜自知。

“那边可是在闹倭患。”

“我知道。”

“明家阿妈知道吗?父母在,不远游,何况是去那种地方?”

“她知道。她说了,知恩不报,非为人也。”

闻人约将他的前路安排得明明白白。

乐无涯还能说什么呢?

他从来就是主意大过天,说死就死,说走就走。

可厉害死他了。

乐无涯有点没好气,把修好的书箱隔窗还给了他:“什么事都做定了,只跑来告诉我一声是吧?”

闻人约怀抱着书箱,正直且温和地笑了:“不是,我来拿箱子。”

乐无涯冲他一挥手:“给给给,走吧!”

闻人约:“饼凉了。明天给你带热的。”

乐无涯的回复是对他狠狠咬了一口凉了的酥饼,顺带把窗户关上了。

闻人约抱着书箱,没头没脑地对着闭合的窗户微笑了半晌。

一阵夜风吹过。

他想起明家阿妈还在家中等他,便抱着书箱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