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别离(三)

乐无涯一干人经过锦元县地界时,天边的云如火烧连营,一路炽烈地烧到了八百里开外去。

他们需要在锦元县暂住一夜。

乐无涯提前给了秦星钺一笔银钱,叫他把其他人安顿好,吃顿好的,自己则一人一马,朝锦元县衙门而去。

齐五湖不知乐无涯今日要来,迎出门来时,穿的是一身短打汗衫,一眼看去,和邻家的犟脾气老头无甚区别。

他看乐无涯风尘仆仆,心算一番,猜到他是时候要履新赴任了。

他炮筒子似的直冲冲地问道:“吃了没?”

乐无涯像个来打秋风的亲戚,笑嘻嘻地摇头。

齐五湖嗤了一声:“锦元没什么好东西,你又吃不得水酒。索性我吃点什么,你吃点什么吧。”

说着,他掏出一只荷包。

这荷包又大又瘪,躺在齐五湖阔大的手掌心里,单薄得像是一片树叶。

他变戏法似的从里面掏出了几枚钱,递给身边的衙役:“去买点猪头肉。”

锦元县上下吏员深受齐五湖气质熏陶。

衙役的答声,也是齐五湖同款的粗声大气:“好嘞!”

上桌后,乐无涯环顾了饭桌上的清粥、咸菜和一碟子猪头肉,又低头看了一眼桌案。

这桌子的漆显然是补了又补,一条桌腿短了一截,用一方包着麻布的青砖垫着,才能勉强保证这一桌子清汤寡水没有倾覆之危。

看着那盘猪头肉,乐无涯玩笑道:“老爷子,平时你也吃这么荤吗?”

“吃你的吧。”齐五湖把盘子朝他推了推,“这也堵不住你的嘴?”

齐五湖晓得,他此去是高升。

以他的能力,飞黄腾达,是意料中事。

按理说,对着这么一名前途无量的后起之秀,他该待之以礼才对。

但齐五湖脾性如此,始终难改,索性不改。

在齐五湖眼里,乐无涯就是个机敏顽劣的小子,别说是当了知府,就算当了宰相,怕也是本性难移。

乐无涯若是不改,那他又改个屁。

乐无涯若是真因为高官厚禄而改了初心,那他也不必给他好脸色瞧。

乐无涯夹了一筷子咸菜,送到口中。

这萝卜乃是锦元本地出产,调味尚可,但这萝卜本身绵软寡淡,不甜不脆。

乐无涯咽了下去,并没挑剔什么。

锦元县空有百里平原,却是地力稀薄,又位于牤水河水流最湍急处,几乎是年年被淹,年年遭灾。

锦元县不如南亭县四通八达,取不了巧,走不得捷径,只能踏踏实实地种地、赈灾、济民。

齐五湖在“调理水土”一事上耗尽了一生心血,又从牙缝里一点点地挤出银钱,将东山坝一重又一重地修筑、加固。

直到去年夏日,汛期时节,面对着一场又一场倾盆暴雨,锦元县终于不曾漫堤。

待到汛期过后,齐五湖提起的心劲儿骤然一松,大病一场。

乐无涯自上京返回、赶来探病时,他已然能拄着拐杖,中气十足地骂人了。

当时,他对乐无涯发了一番感慨:“只要能遏住洪水,齐英臣便算对得起锦元父老了。”

尽管萝卜是寡淡无味的、饭粒是粗糙不堪的,但那有什么要紧。

能够填饱肚子,对锦元县百姓来说,就是天下第一的美事了。

乐无涯风卷残云地吃完了这顿简陋便饭,一抹嘴,他说:“英臣兄,我这就要去桐州了。”

“早知道有这么一天。”齐五湖点点头,“你不是池中物。这么个小县城,岂够你展翅高飞?”

乐无涯展颜一笑,反问道:“那锦元县,够您飞吗?”

齐五湖挺锐利地撩他一眼:“有话直说。别跟我打哑谜,我懒怠猜你那九转十八弯的花花肠子。”

他要有话直说,乐无涯便同他有话直说:“跟我走吧。”

这话也忒直,直到打了齐五湖一个措手不及。

“去哪儿?”齐五湖一皱眉,只当他是在同自己玩笑,“去桐州?”

“跟我去当个县令。这回给你个好地方。有山有水,叫你种个痛快。”

齐五湖听得满脸狐疑:“你要我干什么?”

乐无涯:“尽尽孝心,带老爷子去开开眼界啊。”

齐五湖一摆手,不领他的情:“我一把老骨头了,不要同我贫嘴恶舌的!”

乐无涯收起了笑容,郑重地望向他:“一把老骨头,安知不能成为南天一柱?”

齐五湖的嘴唇微微动了一动:“……别说这些虚头巴脑的。我不爱听。”

“成,老爷子,您不爱听虚的,我就说点实在的。”

乐无涯端坐桌旁,一字一字地认真道:“若是你这锦元县的堤坝修不成,这些话我宁可烂在肚里,也不会和你说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