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新官(一)(第2/4页)

这人犯精力颇为健旺,犹自挣扎不休,像是条被油煎了的活鱼,一时间刽子手也制他不得。

一片混乱中,一名高大英武的中年人龙行虎步而来,见此乱象,怒道:“这是在做什么?”

刽子手忙着回话:“通判大人,此逆胡言乱语——”

趁着刽子手顾此失彼,此人牙舌并用,将松垮的布条咬下,口齿又得了方便。

见其他百姓纷纷后退,生怕被血溅上,只余下乐无涯一人站在人群最前端,他便盯准了乐无涯,连滚带爬地扑到他身前,凄声道:“我是大虞人,他们冤枉小人——”

乐无涯冷眼与他对视片刻,骤然拔高声调,用倭语厉声询问:“混账,你的骨气呢?”

口口声声地强称自己“不是倭人”的人,闻言登时一僵,面上刚露出一点羞惭之色,便回过味来。

可再想掩饰,已然晚了。

经过这一番打滚哭嚎,他早就吸引了无数双目光。

他的任何一点神情变动,都逃不脱周围人的眼睛。

“各位父老乡亲!”乐无涯抚掌大笑,立起扇子,一指此人,“这位土生土长的大虞人,居然听得懂倭语啊!”

这位真岛一郎看向乐无涯的眼神里怨毒滋生。

可他不甘如此,还是硬着头皮吼道:“小人冤枉!小人听不明白!”

“哦,不明白。”乐无涯蹲下抱膝,“是这样,我教你一下,我们大虞人喊冤呢,会捡着要紧的说,能说就说多少,比方我是哪个地方来的,哪一村哪一户的,左右邻居都叫什么名字,爹娘叫什么名字,做什么营生。就算是最简单的自报家门,也有一番讲究。不知你来大虞,可否听过话本?《三国演义》里,有自称常山赵子龙的,有自称燕人张翼德的,就没见过梗着个脖子、只会一个劲儿地鸡叫自己是大虞人的。”

乐无涯三言两语,说的在场百姓原本惶惶的心思都定了下来。

他犹嫌不足,用扇子撩了一下他那油腻板结的头发:“你这头发虽是特意蓄过,可发缝粗大,中间稀疏,左右浓密。不知这倭人爱留的月代头,是你哪位大虞亲爹给你生出来的?”

真岛一郎颇擅大虞官话,落于大虞人手中,本想在临死前借机败坏一下官府名声,没想到遇见此人,竟是功亏一篑!

他急火攻心,大吼一声,想要朝乐无涯扑去。

一只黑狗犹如鬼魅闪电一般,自乐无涯身后扑出,一口啃上了他的手掌,甩头一扯,竟是将他两根手指生生咬了下来!

此倭顿时倒地,抱住残手,痛苦地哀嚎不止,滚了两圈,就被刽子手一把摁住,绑紧了手脚,不许他再生乱。

通判牧嘉志见乐无涯言谈举止,皆属不凡,心下生疑,往他的方向走出两步:“请问……”

乐无涯一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重新以扇指向真岛一郎:“此人可曾招供说,他是贵族出身?”

牧嘉志为他气度所慑,哽了一下。

“月代头想要打理,颇费工夫。一般的浪人无福消受。因此他多半是个贵族武士。”乐无涯意态悠然,缓缓道,“你们抓了条大鱼,别是不知道吧?”

闻言,牧嘉志涨红了头脸。

负责州府刑狱之事的,正是他。

半年前抓到此人时,他只知此人是倭人,且会说几句标准的大虞官话。

其他的,他嘴巴硬得很,硬是一句不肯多招。

对这场法场闹剧,牧嘉志其实早有担忧,怕此人仗着会说大虞官话,信口雌黄,妖言惑众。

但《大虞律》明文规定,犯人行刑前,需得验明正身,必须得到犯人亲口回应,才算合乎程序。

左右为难间,他听取了府同知的建议,在临刑前再将他痛打一番,将他打服,叫他不敢再造次。

效果可见一斑。

那就是毫无效果。

见他没有恼羞成怒,而是面露羞惭,乐无涯展颜一笑:“不过通判大人也不必忧心。这人看样子已将桐州所有刑罚受过一轮了,想必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就算再审恐怕也吐不出什么。”

牧嘉志心思一宽,又见他四两拨千斤地化解了这场可大可小的法场危机,忙正色拱手道:“敢问先生何人?”

“我啊。”乐无涯后退一步,“你会再见到我的。”

他看了眼日晷针影:“行刑吧,午时三刻快到了。”

言罢,乐无涯竟是头也不回地转身而去。

牧嘉志不好当着一众百姓的面大声呼喊,又身负监斩官一职,不可擅离,只好暂压胸中疑惑,走上那临时设置的监斩台,吩咐刽子手再验其身,确认十二人身份俱是无误后,大力掷下令牌,厉声喝道:

“斩!”

……

刚才还急得火上房似的元子晋,这回老老实实地缀在乐无涯身后,不吭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