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讨饷(三)

趁着在场所有人发傻之际,乐无涯看向了那毛发浓密坚硬、形容粗犷宛如野猪的把总,眉眼一飞:“哎,叫个什么名儿?”

那人从喉咙里咕噜出三个字来:“蔡……蔡彘。”

“好,你是领头的,准你去报信。”乐无涯一指蔡彘,“剩下的人,我扣了。叫你的千总带着军法来我这儿领人。我这府衙不是纸糊泥捏的,更不是城门楼子,由不得你们进进出出。”

言罢,乐无涯一摆手:“来人。取大锁来,捆成一串,找个柴草房,给他们好好醒醒酒。”

他端端正正地下了马车,铿铿锵锵地将人骂了一顿,又漂漂亮亮地拂袖而去。

堪称片叶不沾身。

元子晋早在府衙里头探头探脑了,见乐无涯气度潇洒、拾级而下,忙追了上去,第一次热切地夸奖了他:“行啊你,不丢份儿!”

尽管从没沾过军务,但元子晋爱爹及乌,天然对行伍中人颇有好感。

眼看军人受穷,不得不跑到衙门来讨饷,他还挺同情的。

但他同样晓得,现下衙门里银钱紧缺,姓闻人的初来乍到,要填的坑实在太多,实在腾不出手、调不出钱了。

这帮人借酒发作,咋咋呼呼,着实野蛮。

左右为难,他只好窝在一旁,慢慢地动脑思索解决办法。

没想到乐无涯颇有几分手腕,刚一露脸,就三下五除二把这场闹剧平息了。

奖惩有度地发落了闹事的人,许诺补上欠饷,顺道还隐隐表露出要调查吃空饷的意图……

饶是元子晋对乐无涯再瞧不上眼,也忍不住想跑上去摇摇尾巴,夸他两句。

乐无涯不理会元子晋,边走边嘀咕:“算得真准。没一个人带兵器,不打砸,不往里闯,人数不超过一队,不算擅闯公堂,高低只能治个酒后滋事的罪名,打个十军杖便罢了……”

元子晋破天荒地冲他示一回好,见他只顾着碎碎念,便不屈不挠地追问:“哎,我夸你呢,你听见没有?”

乐无涯头也不回:“滚蛋!”

元子晋被骂得摸门不着,愣了好半晌,才慢慢回过味儿来,刚想追上去和他拉开架势对骂一番,卫逸仙便清风一般从他身侧刮过,直追上了乐无涯。

夏风燠热,送来了卫逸仙温文尔雅又难掩焦急的解释声:“大人,大人……赠印之事,我只同您说过……至于是怎么传出去的,建章实在不知啊。”

元子晋一回头,又看见牧嘉志冷着张赛铁板的脸,直奔乐无涯而去。

他知道这干人必有正事要办,只好强自咽下满腹牢骚,找仲飘萍说坏话去也。

仲飘萍如今正在读书。

他不学无术了许多年,如今再拾起学业,确实困难,连华容读的书都比他深些多些,但他犹豫许久,还是决定要和书本死磕。

因为闻人大人提点过他,为人要多听少言,求诸于己,亦要求诸于书。

元子晋滔滔地同他讲了半天,仲飘萍频频点头,一言不发。

待元子晋将话说尽了,他才慢吞吞地开口道:

“军中之事,我不甚懂。但我见过我爹收皮子、做生意,跟那些猎户打交道。常有猎户说,他们和三四个人一起组队,才打了这些狐狸麂子,央求我爹每件加上几钱去,好跟猎户兄弟们多分些银钱。我爹从来不查有没有这些‘猎户兄弟’,只看皮子成色如何。倘若品相坏了,任人说上天去,是一件也不收;若是一批皮子质地都堪用,便真添上些银两,又如何呢?”

元子晋听得一脸神往,忍不住跑了题:“那什么皮子成色算坏?”

他自小在上京吃用,使的都是好皮子,还没见过什么劣等玩意儿呢。

可仲飘萍对他笑笑,没再说别的。

元子晋坐在桌前,慢慢咂摸出了些味道来。

他迟疑着道:“你是说……闻人明恪他不应该查吃空饷的事情?”

仲飘萍动了动嘴巴。

以他商贾之家出身的认知来说,确实不该查。

涉及大宗银钱的事儿,糊涂是福。

毕竟这世道,从来是水至清则无鱼,动了钱,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伤到了谁的利益,自己想不出血,实在不大可能。

但他吃过多嘴多舌的大亏,便摇摇头,道:“不好说。”

“可是……可是为什么呀?很难吗?”元子晋想不通,“把吃白饭的轰出去,不是能用同样的军饷干更多的事儿吗?每个人拿到的钱也会变多,打倭寇不会更踊跃,更有劲儿吗?”

仲飘萍笑着打太极:“……这个真不好说。”

元子晋旁的不认,就认个死理儿。

仲飘萍不跟他细说,乐无涯懒得同他说,那他自己去查不就是了!

他和南亭百姓打了许久交道,总算不是那个满嘴屁话、高高在上的少爷羔子了,至少能无缝融入老百姓,和他们谈谈天、说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