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旧主(第2/3页)

好心又倔强的傻瓜姜九皋,和上京的风水太不相合。

没想到,这小子不发一言,硬是带着一身的伤,生生追到了上京来。

乐无涯辜负过他一次,不可再有第二次了。

他沉下心来,托住了姜鹤的脸,问道:“替我办一件事,就要讹上我了?”

姜鹤恍然大悟。

原来他还有这么一个筹码可以利用!

他等于是间接地帮闻人约铲除了卫逸仙这个心腹大患,为什么不可以要点好处呢?

他果断地一点头:“嗯!”

乐无涯笑了起来,俯下身来,用自己的额头碰一碰他的:“现在我还要不起。不过你不必失落。在上京好好等我,跟六皇子带句话……”

他抬起头来,灼灼明亮的目光直落在姜鹤的眼里:“你早晚是我的。”

姜鹤心神一悸。

当年,小将军摆下擂台,邀请二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前来挑战。

他不知天高地厚地跑去应战,以一手漂亮绝伦的箭术力压同龄军士,脱颖而出。

乐小将军看过了他的战绩,喜滋滋地走到他面前,对他东瞧西瞧,问他来投天狼营,有何壮志。

姜鹤是下级军士,早上要给长官打洗脸水、洗军靴,忙得没能吃上一口热乎早饭,肚里正饿得紧,张口就问管不管饭。

“管。”乐无涯目光热切地抓住他的手,“管你一辈子饭都成啊。”

姜鹤默默地记住了这个承诺。

他拼着性命护卫程以泽,就是为了回上京,再端一端小将军的饭碗。

后来,上京他去了,很热闹,很繁华,有无数的美味珍馐,只是没有小将军在了。

这让姜鹤迷茫了很久。

直到他重操旧业,随着两位皇子代天巡狩,来到南亭,见到了当堂审案、风姿如玉的闻人明恪。

从那时起,他心中便影影绰绰地有了这个念头。

那念头像是一把暗暗的饥火,在他腹中燃烧,催着他,让他赶快来到这人身边,端他的碗,服他的管。

时至今日,他终于得偿所愿。

姜鹤垂下脑袋:“那我等着您。您一定要来啊。”

乐无涯含笑:“一定。”

……

一只蟠龙香炉徐徐吐馨,化作轻薄雾气,飞绕盘旋,让上座之人的神色沉在雾气之后,晦暗难辨。

郑邈所拟、历数卫逸仙种种罪责的奏折,正摆在龙案之上。

三法司官员肃立于下,各自戒惧,放眼望去,只能瞧见一片黑沉沉、乌鸦鸦的官帽。

待阅审完毕,皇帝发出了一声沉沉的笑:“有意思。”

“他在南亭,将朕钦定的‘群县楷模’给拉下了马;上任桐州一月,朝廷五品官员谋害上官之事也被挖了出来。”他声色一厉,“朕的大好江山,蠹虫竟如此之多!”

无人敢接腔。

唯有郑邈一拜到底,坦然道:“皇上,微臣此来上京,一为禀告案情,听凭圣裁;二为向圣上报喜。”

闻言,上首沉默许久。

其余人等皆捏了一把汗。

圣心天威向来难测,这郑三水怎敢随意接话?

良久,皇上终于开口询问:“哦?何喜之有?”

郑邈淡然道:“皇上容禀。蠹虫生于米,生于木,生于书,滋生在万物之中,因此,要紧的不是蠹虫本身,而是铲除蠹虫的决心和手腕。桐州府治理混乱,原本就是因为吏治不清,权力倾轧。陛下任用闻人明恪,便是将啄木之鸟放归林间。千林蠹尽,江山太平,是而微臣想向皇上道喜。”

“你这舌头倒是灵巧。”皇上紧绷的面容终于放松了些许,“郑卿,你在桐州府查案日久,你认为闻人明恪此人如何?”

郑邈径直道:“他与当年的乐有缺,颇为相似。”

在场老臣后背统统一麻,齐齐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

这下,项铮沉默得比先前更久了:“怎么说?”

“他为人灵巧,为官忠正,为事机变。乐有缺最初与臣相识结交,便是这样一副面貌。”郑邈道,“可惜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郑卿颇有感慨。朕也听得明白了。”

项铮不欲再与他谈论乐无涯,转问身旁的太监薛介:“先前,闻人明恪请求补上十万两军饷,可对?”

薛介应道:“是,兵部正在着手拨付。”

“如今看来,这一数字大有可疑。卫逸仙先前分管桐州军务,谁知这恶徒在其中动了什么手脚?”

“皇上的意思是……”

“在十万两之上另外加拨七万两,供他整饬桐州防务。另拟票旨一道,急发桐州……”

皇上轻描淡写道:“卫逸仙构陷官员,杀伤平民,有杀害上官之嫌,罪大恶极,押赴上京听审。查抄卫家,所得俱入桐州公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