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故旧

趁二人在桐州逗留的几日光景,乐无涯给戚红妆递了个信儿,叫她按兄弟俩的体型加紧裁做出两身衣裳来。

在二人离去时,连带着这两件衣服,乐无涯又奉上四色十六匹染得最好的布匹,请二人敬献给皇上,号称是戚红妆亲手所制,以尽她一腔孝心。

项知是对此嗤之以鼻:“亲手?是她亲手下的料,还是她亲手纺的布啊?”

乐无涯坦荡道:“怎样都是一番心意。”

至于亲手不亲手的问题,亲手递给我也是亲手,你少管。

如此一来,上上下下的路子就都算是走通了。

乐无涯能在皇上那里颇得青眼,就是因为他极其擅长替皇上思考。

老皇上当年不杀戚红妆,而是转手将她发配到以贞洁烈女金氏闻名天下的桐庐县,便是不愿打了自己的脸,盼着这位“孝淑郡主”淑上一回,懂事地自杀守节。

但大抵是由于近墨者黑的道理,戚红妆脸皮奇厚无比,死活不死。

同时,她嘴巴奇严,对当年之事一字不提,没有任何替乐无涯喊冤叫屈的打算。

可她又聪明得很,并没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在家专心守寡,而是招揽笼络了一批绣娘染匠,联络上本地官吏及其夫人,倚仗着自己新鲜热乎的县主身份,办花会茶会,和夫人们交游,又将新制的布料赠给她们,叫她们做了自己的活招牌,把自己的生意拓开了一条门路。

如此以来,她就成了个抛头露面的人物,更加不好杀了。

面对这么一个精明又乖觉的人,皇帝实在不好再发一道旨意,叫她别活着了赶紧去死。

况且,乐无涯已死,此案早定,他那极讲忠孝节义的妻子都不肯为他去死,足见此人有多么不得人心,留着正好可以用来臭一臭乐无涯的名声。

眼不见心不烦,任她活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也挺好。

时移世易,皇上收拾她的心也淡了。

在皇上那里,她正是个“死了不要紧,活着也行”的角色。

在这时,乐无涯横空出世,被皇上提拔到了这人生地不熟的桐州。

乐无涯刚到桐州,便挖去了卫逸仙这么一个暗藏着的大痈疮,算是初战告捷。

接下来,他还要设法完成皇上交托他的、剿除本地倭寇,恢复桐州繁荣的任务。

倭寇成分复杂,清剿不易,乐无涯需得采取怀柔策略,与当地的商人合作,一点点摸清桐州这潭浑水的底儿。

这样一来,曾是皇上义女、与宗室沾亲带故、如今又从事商业的戚红妆,便是最好的人选了。

他替戚红妆敬献上布匹,只要皇上肯收下,便算是过过明路了。

将来,倘若有人参他一本“官商勾结”,他哪怕辩到殿前也不怕。

——皇帝都收下了戚县主的孝敬,你算老几。

项知节摁了摁他七弟的脑袋,温文道:“闻人知府,心意一定带到。”

乐无涯端详着他们,粲然一笑。

这二人都是肩宽腰细的衣架子,湖色的长袍往身上一穿,黑色蹀躞往腰间一围,正是两个挺拔高挑、风姿卓然的大好青年。

他一时欢喜,笑道:“这样好的衣服,她的确做不出——她扣子都能缝歪来。”

他的口吻类似撒娇,像是个在外头炫耀姐姐的小弟弟。

闻言,就连旁边一起送别的闻人约也忍不住瞄了他一眼。

项知节和项知是受到的冲击则更加巨大——他们不仅亲身参加过老师的婚礼,还亲眼见过老师的歪扣子。

项知是直接甩了脸子,一扭身钻进了车里。

项知节则笑得脸酸:“秋日风凉,您回吧。”

乐无涯不知自己的一句感叹竟有如此威力,竟一举气跑了两个皇子。

眼见二人车马渐行渐远,乐无涯扭过身去,见闻人约也是一脸的哭笑不得,深感莫名。

他想一想,大概猜到了他在别扭什么,于是开朗地一拍他的肩膀:“你也有新衣裳!特意留了一件不一样的给你!”

乐无涯大步往内院走去,准备换身衣裳,去衙里办事。

一路上,他不忘对着闻人约絮絮叨叨:“县主还送来了几匹给明家阿妈的花布,花色鲜亮,虽说质地是绡了些,但本地婆婆们夏天里都爱穿,说是凉快得紧。你用你的名义送回去,叫她做几身衣裳裤褂,慢慢做,正好能赶上明年夏天你高中的时候穿,多喜兴啊!”

闻人约凝望着他的侧影。

乐无涯张嘴说话时,唇上那颗淡色的小痣随之一动一动,甚是可爱有趣。

托了顾兄的福,他当真是涨了见识、见了世面。

然而,即使是那位托名为他的恩师、致仕的大学士徐伋徐老先生,在他面前仍是端着一副昂然的官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