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风起(四)(第2/3页)

元子晋咕哝道:“还不是你,嚷嚷什么‘赢了吃肉,输了吃土’,人被你一鼓动,哗啦啦全冲上去了,还有冲太猛摔倒的,被后头的人踩了好几脚!”

乐无涯大笑:“还有这事儿?是谁?我笑话他去。”

元子晋:“……你惹的祸,还有脸去笑话人家!”

二人且笑且闹,一路向前走去。

……

桐州府内,谁人不知,近来知府老爷正忙着剿匪。

自打“玉桥牌”囤积坯布失败,引得桐州坯布价格大跌,栾玉桥便信誉大损,连带着那几个常年跟着他趸布的大客商都吃了挂落,弄了个好大的没脸,自是与他断了交情。

原本红极一时的“玉桥牌”,就这么轰轰烈烈、山崩海啸地倒台了。

此消彼长,“桐庐雪”的一股东风,挟裹着春意,吹开了一条大开的销路。

有了戚红妆源源不断送来的军费,再加上宗曜四下打探、如蚂蚁搬山一般汇聚而来的府内大小情报,乐无涯很快摸清楚了几家“倭寇”的盘踞地点。

即使本地豪强们有心资助倭寇,却决不敢把这样惯会打家劫舍的匪类留在家里当家丁。

他们可不敢赌这帮人的德行。

于是,这帮人被豪强们安置在山里放养,搭起棚子,充作山民,以垦荒农民的身份伪装自己。

平时豪强们出资,对他们加以供养,若是短了缺了,也由得他们劫掠往来商户、山下村庄。

等到官府来查,他们大可摇身一变,变回了短褐穿结的朴实山民,只一问三不知地推搪便是。

这帮人在桐州地界上肆虐横行多年,时至今日,报应亦是来得摧枯拉朽。

乐无涯在益州时歆羡万分的、一水儿的制式苏钢佩刀,府兵们有了。

拥有百匹好马的骑兵队“擎苍”顺利建起来了。

头、身、臂、腿、足的全甲装备,所有府兵都有了一套。

不说其他,单说是一队全甲步兵,就够把同等数量、不着盔甲的匪徒给杀个落花流水,宛如砍瓜切菜,且战损率奇小无比。

仗着这一身的好装备,外加习练出的高素质,很快,豪强们豢养的“倭寇”家里四处起火。

百姓们都说,闻人老爷是个绣花枕头的面相,谁想武德能如此充沛。

连着几次出外剿匪,都是闻人知府亲自带队。

乐无涯像是鼹鼠似的,哪怕这帮“倭寇”藏得再深,他还是能把他们生生刨出来,顺便搜出大批武器屯粮,装在大车上,再把匪首捆在车头,招摇过市地一路拉回来。

不仅如此,他还派遣军户,把“倭寇”们辛辛苦苦垦出来的地一股脑儿全给占了。

只要这些人肯去,垦出的地就归他们,三年之内,可以不缴纳税收。

顿时,军户们群起响应。

那些被驱散开来、侥幸得脱的阴沟老鼠们,还想偷偷回到原地去猫着,便是万万不能了。

不少豪强吃了大亏,心中恨意丛生,打算再按照先前对付历任知府的方式,多点开花,袭扰乡里,叫他首尾不能相顾。

府兵虽说能征善战,但总不能像孙猴子似的有分身术吧?!

然而,这回一交手,先前十战九胜的“倭寇”们,竟是碰了个头破血流!

年前,经过乐无涯一番训话鼓动,有七八十名府兵表了态,愿意回到自己的县、乡,练兵备战,谋一番自己的天地。

这七八十个金字招牌回到家乡,府兵位置便腾出来了一大批!

不少府兵离乡去县之前,还是个满嘴蠢话、撒尿和泥的毛头小子。

待到受训半年回来,简直是脱了胎、换了骨,行事进退皆有条理,还能说出些文词雅句。

但凡是有点心气的年轻军户,都热情万丈地撂下了锄头、投入了训练。

而军户的妻、子、父、母见到做府兵能有如此出息,更是没有二话,全情支持,好叫年轻士兵们无有后顾之忧。

况且,米溪县的张沣,抗击倭寇有功,如今爱妻在怀,家有良田,这种种好处,大家并不瞎,全都看在眼里。

这下,原本只是想搞点袭扰的“倭寇”们,生生撞上了一群等着立功的硬茬子。

桐州各县、各地,再无曳甲抛戈、战意废弛的败兵。

知府老爷的那句话说得好啊。

赢了吃肉,输了吃土!

……

乡绅们倚仗的武装势力,眼看被各个击破,自是个个屁股上着了火似的烦躁气愤。

“在‘家’待着被剿,出来也是被剿,还叫不叫人活了?!”一名曹姓乡绅醉醺醺地骂道,“姓闻人的……卖货的出身……杂种羔子!”

“不如先宰了闻人约?群龙无首,叫他们乱去罢!”

“你是没看见他腰里成日里别着两颗震天雷吗?远了,他有弓;近了,他有雷!上次,他打余老二家,余老二本来占了地利,居高临下的,满能僵持一会儿,这天杀的闻人约射了一颗扯了引信的震天雷过去,炸了余老二家的老窝,乖乖,半座山都被炸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