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风息(二)

乐无涯若是知道项知节如此想他,怕是又要大呼冤枉,叫起撞天屈来了。

倭寇何时动手,岂是他能左右的?

至于“海防”这个殿试题目,也是皇帝老儿关起门来自己拟的。

他乐无涯又不是神棍。

不过,若说他全然未曾在闻人约的科考上动过心思,倒也是不对的。

乐无涯一通围追堵截,逼得盘踞四方的倭寇不得不收拢势力,围拢在深水席太郎这个指挥者身旁抱团取暖。

待将一股脑儿他们轰上海岛后,他又是断其蔬果,又是在他们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地通商贸易,又是向朝廷上书表功、彰显与倭寇抗击到底的决心,种种行为,的确是在迫其速战。

速战有百利。

而这其中一利,便落在了闻人约身上。

海禁是否开放,乃是当朝热议的话题,作为考题的可能性着实不小。

闻人约曾在桐州与他共事过一段时日,对海防之事有所涉猎,且他本人极力赞同开海防、除倭寇、惠民生。

这一题对他天然有利。

而如果自己能送一场泼天的军功给朝廷,那么,即使殿试最终并不以“海防”为题,闻人约作为与他关系密切的青年才俊,也必能在老皇帝的心目里留下个好印象。

说白了,不过是搂草打兔子,顺手的事儿而已。

一切随缘就好。

他现在另有要事去做。

……

倭寇的船在那场百炮齐鸣的洗礼后,并未全部化为齑粉。

有三四艘船只是被炸烂了些边角,但船上倭寇十分惶恐,生怕和船同葬海底,纷纷跳水保命。

乐无涯清点了尚能行驶的船只,简单修补后,便厚颜无耻地当场偷学了深水席太郎的战术。趁着夜色,他押了三个认路的倭寇,打着深水席太郎的旗号,大摇大摆地杀了个回马枪。

岛上留守的倭寇见到归船驶来,一面传令戒备,一面惊疑难定地迎了上去,在心里揣摩,这是胜了,还是没胜?

很快,他们就不必再考虑这种问题了。

船方一靠岸,便有箭矢如雨,兜头袭来。。

射倒了先头几个后,元子晋全甲而出,绰起刀剑,不畏不避,直迎向眼前倭寇的雪亮刀锋。

刀刃相击之下,对方的刀刃竟一斫即断!

铁匠张三清所锻,皆为一流好刀。

一火、一堑、一锤,皆淬着这个老头子格外强烈的爱恨情仇。

对方手持断刀、尚在怔愣之际,元子晋已一刀断喉!

一颗脑袋险伶伶地飞了出去,掀开了这场清岛荡寇之战的序幕。

深水席太郎带走了岛上的大半副家当和几乎全部精锐,只留了一小部分忠心得力的手下在岛上,以防变化。

因此,这帮人的战意本就不强。

而当他们看到深水席太郎的尸身被五花大绑在他自己的旗杆之上时,更是心胆俱丧,弃甲曳兵而逃,试图抢占仅有的几艘小船,赶紧逃离开这帮士气旺盛到连玉皇大帝都敢去碰一碰的府兵。

然而,留下来的船,不是正待修缮,就是被暗中卸去了不少钉子,偷工减料得厉害。

这帮人连滚带爬地上了船,才发现,这船不载人还能在水上漂着,他娘的人刚往上一坐就开始往下沉了!

这一战,乐无涯并没怎么参与。

他叼着个沙果,坐在深水席太郎的尸身下,慢条斯理地给自己的胳膊裹伤。

他来此不过是为了一壮声势,给这帮府兵小子吃颗定心丸。

痛打落水狗的事儿,他向来爱做。

胳膊上的伤也无大碍,皮肉伤而已。

过去在天狼营里,他没少做过带伤追敌,寻觅机会在逃军中一箭取命的险事。

只是……

乐无涯仰头望向天边的月亮,伸手捻了捻颈间的小棋子,若有所思。

……

待晨光熹微时,桐州九成九的倭寇,就此覆灭,再无踪迹。

而乐无涯相中了这座岛。

深水席太郎人虽然不行,眼光却正经不错。

这岛不赖,有淡水,地势好,易守难攻,容纳千余人绰绰有余。

等天气又暖了些后,乐无涯揣了把草籽,再次登岛,随便拣了块空地撒了下去。

隔几日再来看,那片撒了草籽的土地上,已绿油油地冒出了一片青芽。

注视着这片青芽,乐无涯心中的小算盘噼里啪啦地拨了起来:

若是将来开放海防,此岛可以移居大量人口,做个贸易中转站。

若是这岛将来不在规划好的航线上,在这里立个瞭望塔、烽火台也是好的。

总比被别人占去强。

至于他如何开发岛屿、又是如何把这岛交给后来者,让这座原本无名的小岛成为了大虞闻名遐迩的海疆屏障与繁荣异常的海航补给地,那便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