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私欲(三)(第2/3页)

……娘亲,我和他长得像,您看看我,就不要难过了吧。

这念头让她几乎站立不住。

在面对着小六时,她却不合时宜地、异常强烈地思念起小七来。

很快,奚瑛惊醒过来。

她在干什么?

对着小七想小六,对着小六想小七?

……她真坏,真荒唐啊。

奚瑛收回心思,伸手欲抚项知节的面颊。

然而手伸到一半,她难得地聪明了一回。

她比了比自己与他的身高,旋即红着眼睛转过头来,用欢快的声音道:“真真是一般高!”

项知节的手指在身侧微微收紧,心口一阵阵发着烫。

他想得更深、更远一些。

——老师为何特意在晌午前来工部?为何备下双份贺礼?为何暗示他午后便入宫?

庄娘娘性子清冷,从不肯与其他宫妃往来。

而奚嫔娘娘为着自己和小七好,总是循规蹈矩地避着嫌,即便小时候来探望他,也只是窝在角落里,像只极易受惊的画眉鸟,一有动静,就要落荒而逃。

这二人本不会有任何交集的。

近来,她们产生交集的唯一机会,便是庄娘娘生辰这日,嘉禾宫必须前来送礼。

这样,他这份不厚不薄的礼物,便也能顺理成章地送给奚娘娘了。

……这会是巧合吗?老师?

项知节不知项知是曾与乐无涯深谈过一段遥远的、与他相关的宫闱旧事,也不知道项知是进宫,与奚瑛讲清楚了当年的事情:

非是庄贵妃见死不救,而是实在救不得。

退让了这一回,她就要打碎膝盖,为了项知节退让一世。

但凡有一次叫项铮不满意,他就能再在项知节身上再做一次文章。

他不必再像小时候那样,推项知节落一回水,只需要以君父的名义,无端申饬他两句,叫他动辄得咎,便能把项知节零零碎碎地磋磨成泥。

因此,庄兰台退不得。

此外,项知是怀疑,推项知节落水那日,项铮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因为太医是随船而来的。

皇上坐画舫出游,非要在身边带个太医干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

项知节落水、又被乐无涯救起,正是命悬一线的时候。

彼时,乐无涯抱着昏迷的项知节,落花流水地往甲板上爬。

而皇上刚从舱中出来,神色不虞。

这分明是太医出面救治的最好时机。

可为何在乐无涯背着项知节、帮他吐出腹中湖水后,太医才姗姗来迟?

或者说,那个时候,谁更需要太医?

而奚瑛作为宫中八卦的狂热爱好者,比旁人还多知道一件小事。

——庄贵妃的手腕上,有一道极深的伤痕。

宫中对外的说法,是庄兰台年幼时贪玩堕马,被树枝贯穿了手腕。

然而,庄兰台是入过秀女名册、过了复选,名正言顺地赐给项铮的。

若是有这样明显的伤疤,她早就该被淘汰下来了,根本没有走到御前的资格。

而奚瑛记得,在项知节落水后,庄兰台也紧跟着得了一场“重病”,不能见人,足足养了小半年才好。

在此之前,奚瑛与庄贵妃地位悬殊,并不相熟,并不会特意去研究她手腕上的伤疤是新添,还是旧有。

但听完项知是的讲述,事情又与亲生儿子的安危息息相关,奚瑛比任何人都迅速地想明白了当年那场落水事件背后的真相。

对于落水的项知节,庄兰台选择了漠然以对。

她转身进入了内舱,举起桌案上切水果的小刀,引刀刺入手腕。

……她坐视项知节溺死,不杀伯仁,伯仁却因她而死。

她理当偿命。

而上船的太医只有一个,既忙着救治她,自是分·身乏术,顾不上外头的项知节了。

想明白这一点后,奚瑛才有了这次青溪宫之行。

不是贺寿,而是诚心诚意的感激。

庄贵妃这个母亲虽说做得不称职,但已然是竭尽全力了。

……

宫闱之间,难有秘密。

青溪宫内的这番对话,稍晚些便原封不动地递入了裘斯年手中。

不久后,他被项铮唤去了守仁殿。

项铮开门见山:“听说小六去青溪宫送礼时,奚嫔也在。有这么一回事吗?”

裘斯年点一点头。

项铮酒意尚浓,揉着太阳穴,问道:“小六与奚嫔到底是亲生母子,他们二人可有亲厚之举吗?”

裘斯年略想一想,在册子上写了一阵,亮给了皇上看:“奚嫔娘娘与六皇子不相熟,连其身量亦不知,说比七皇子要高。”

……他如实禀告,不算撒谎。

至于奚瑛比划身高时颤抖的指尖,转身刹那滚落的泪,都是不要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