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作伥(三)(第2/3页)
周文昌眉头骤锁:“什么?”
“他们总是聚众议论些什么,办事也有些懈怠,好像是在传那几个官兵遇袭身亡的事情……”
周文昌霍然起身,镇定尽失:“不是和他们统一口径了么?说是他们遇上了匪徒?”
“说过了,但我看他们很不老实。”
周文昌脸色渐沉如铁:“怎么不早说?”
周文焕:“……要是大哥能把闻人约扣在牢里,或是干脆点儿料理了他,这事能算事吗?”
这的确值得周文焕亲自回来报趟信。
“哥,怎么办?咱们要不要……?”周文焕做了个手掌向下横切的动作,“……杀鸡儆猴?”
沉吟良久,周文昌作出了判断:“不要管。多做多错。他们此刻只是起了疑心而已,但他们犯下的也是死罪,守口,亦是自保,他们总不至于蠢到自己去送死吧?”
周文焕点了点头,又问:“闻人约可知道那队官兵遭袭的事儿?”
“他一大早就在牛记旅馆闹事,被抓了起来,应是不知。稍后赴矿山途中,我会与他提上一提。”
末了,他又补充道:“你留在衙内坐镇,寸步不得离。”
“哥,你很怕他?”
周文昌给出了一个出人意表的答案:“我不知道。”
周文焕:“……啊?”
周文昌凝思片刻,说:“其实,我没见过他出手。”
这话不假。
乐无涯自然心知肚明,入丹绥这三日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
可在周文昌的视角,乐无涯入城以来的所作所为,的确是将“无为”贯彻到底了。
属下被抓,他不管,在旅店里倒头睡了一整天,第三天,因为自己受了点小伤,便撺掇手下闹事斗殴,结果连自己也一并折进了县牢。
周文昌开堂审案,仲飘萍与汪承各凭本事破局脱身,这位钦差大人全程袖手,未见半分出力。
细究起来,他唯一显出的能耐,便是识破了阿顺之死的真相。
但识破了之后,他什么也没干,青云认罪,他便顺水推舟地应了,连多去追问周文焕几句的兴趣都没有。
显然,他只想证明阿顺之死与仲飘萍无关,只要有人顶罪,能将此节敷衍过去,便是万事大吉了。
……如此看来,他完全是官员们最喜闻乐见的那种御史,到了地方,以暗访之名,就地一躺,什么都不干,算着要回京交差了,再登衙拣几个关键节点问问,两下里心照不宣地对好口风,便打道回府,宾主尽欢,皆大欢喜。
结果,他们听了王大人的话,又是挖坑,又是戒备,上蹿下跳,反倒惹了一身腥臊。
……或许还是以静制动为好。
周文昌叹了一声,拍拍周文焕的肩膀:“安心看家。时辰快到了,我去请那位大人动身,往矿山走一遭。”
周文焕追到门旁,招呼道:“大哥,注意安全!”
周文昌回过头来。
周文焕脸上带了些忧愁:“熟悉山情的老把式说,今日怕是要落雨。那边山体又有了松动迹象,你千万小心啊。”
周文昌温和一笑:“知道了。”
……
就在乐无涯与周文昌即将动身之际,先行一步打前站的汪承一行人,也快要到小连山了。
汪承生就一副天然讨喜的温厚面相,气质端方,擅于和任何人快速搞好关系。
“说起来,也是我不好。”他对林师爷道,“我贸然登门打探,许是言语间欠了周全,引人误会,给大人和贵县平添了许多麻烦,实在……惭愧。”
一席话说下来,林师爷对他好感大增,戒心随之稍减。
虽说他对闻人约此人的刁钻有些不喜,但无论是汪承还是仲飘萍,瞧着倒都是得力之人。
林师爷悄悄问:“你家大人不救你,你就没点芥蒂?”
汪承爽朗一笑:“要是这种事情都得麻烦宪台大人给我们解决,那我们成什么了?”
他又补充道:“……小仲想必也是如此想的。”
林师爷从来是护犊子的:“可他真什么都不管啊?”
汪承垂下眼睛,温柔道:“我家大人……心中装着更大的事。”
闻言,林师爷几乎要怜爱他了。
……什么大事啊。
在旅店蒙头大睡也叫大事吗?
二人一路相谈甚欢,不知不觉便到了受灾地界。
直到此时,林师爷才凛然了神色,翻身下马,将缰绳扔给迎上来的守矿官兵,踩着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几步,扬声道:“叫大家把手里的活放一放!”
忙着扫尾的官兵得了号令,三三两两地聚了过来。
林师爷板起面孔,肃声道:“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朝廷派下的御史大人说话就到!这位……”他一指汪承,“乃是御史大人的特使!你们一个个都给警醒着点,活干得漂亮,也得把话交代明白!别到头来白费力气,还要吃挂落!听清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