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作伥(四)
郑邈在官场中已算是剑走偏锋的跳脱之辈,先前追随他时,汪承便见了不少世面。
可直到跟随乐无涯,他方知天外有天。
汪承一进丹绥便被构陷入狱,全程都在旁人的眼皮底下活动,还不曾与乐无涯沟通过关于小连山之事的只言片语。
但既然大人都让他挑事了,那踏实干就是。
汪承端肃着脸,心里还有几分激动。
不得不说,当初郑邈放他跟乐无涯,是放对了。
汪承看着古板乖巧,骨子里却爱新鲜、爱玩、爱刺激,满身的离经叛道,全束缚在一副温良君子的皮与骨里。
倘若他真古板、真乖巧,也不至于在乐无涯那里得个“你杀人,他递锹”的评语。
也就是在乐无涯一语点破此节,郑邈才恍然发现,他一直以来都在把这把做软刀子的好料子,当作戒尺来使用。
……实在是暴殄天物了。
汪承状似随意的转向林师爷:“林师爷,阿顺大名叫什么?”
“阿顺”二字一出,周遭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
几道隐晦的视线瞬间聚焦过来。
林师爷答道:“吴顺。”
汪承“哦”了一声:“是哪个小队的?”
那缩在人群里的小队长不得不硬着头皮迈前一步:“大、大人,吴顺是俺手下的……”
林师爷本来有点担心汪承会当众叫破阿顺杀人夺财的腌臜事,没想到汪承是十分的和颜悦色,对那小队长说:“阿顺暂时回不来了,他的活儿,你们少不得要多分担些。”
小队长抬起头来:“啊?”
汪承柔和道:“我家大人有些话要单独问他。”
小队长脸上的血色唰地一声褪尽了,嘴唇翕动几下,才勉强挤出个干瘪音节:“……噢。”
单独提这一嘴是什么意思?
先是管头儿一行人,好端端的搜捕一个本不该存在的山匪,却集体死在了外头。
现在又轮到阿顺了。
他一个大头兵,京城来的老爷跟他八竿子打不着,有什么话可问他的?
难道是因为他押送了那个侥幸活着的矿工回丹绥?
大人想从小连山挖出点什么,所以把阿顺扣下了?!
林师爷并不知道小队长盘根错节的心思,待人员略略散去,便看向汪承,压低嗓音,由衷道:“多谢汪特使隐瞒此事。”
汪承谦和一笑:“林师爷客气。无论如何,阿顺之事也算不得光彩。我也在地方办过差,知道有些事不便同底下人提起,徒增口舌,坏了规矩。你我互相体谅便是。”
不等林师爷再表感激,汪承话锋一转:“还请林师爷托人带我上山,我想亲去泥石流崩塌之处,详察地势,辨其成因。”
闻言,在暗处偷听的几个人仿佛被鬼爬上了身,顿时后背僵直,毛发倒竖。
但不明真相的林师爷听了这话,对汪承的欣赏更是溢于言表,甚至生出几分明珠暗投的痛惜:
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跟着那位除了脸蛋什么都没有的大人了呢?
他语气中带着难言的钦慕:“汪捕头竟还通晓堪舆之术?”
压根儿不懂的汪承自信点头:“略懂一二。”
林师爷踌躇了片刻:“天色已晚,山路泥泞湿滑,凶险难测,不如……待明日再去探吧?”
说着,他遥望小连山,面上露出了些勉强之色。
汪承立时会意。
林师爷是个孱弱的文人体格,叫他踩着泥巴摸黑上山,的确是难为他了。
他怕是刚爬到半山腰,就变成半条死狗了。
于是,汪承体贴道:“此乃职责所在。大人命我先行,正是为此。若在山下耽搁过久,恐惹大人不快。我想着,闻人大人和周县令怕是说话便到,山下无人迎候周全,亦是大大的失礼。不如我上山勘察,林师爷坐镇山下迎候贵客,你我各尽其责,两相便宜,如何?”
见汪承思虑周全,处处体谅,林师爷忙不迭道谢,一转头想招呼人,却瞥见三四个守矿官兵正在附近探头探脑,眼神闪烁地窥视着这边。
林师爷微微的一皱眉:
鬼鬼祟祟的,成何体统!
他强压下了心中不快,打圆场道:“正好,汪特使要上山勘察,你们几个好生陪着!”
汪承对那几个被抓了壮丁的官兵颔首致意:“有劳了。”
言罢,他头也不回地朝身后的纪准一摆手。
纪准一阵气堵,但还是咬着牙跟了上去。
目送着一行人离开,林师爷打算去找自己的表弟林书吏好好对对账,一打听才知道,他早上被召回丹绥县衙了。
寻人不得,又无事可做,林师爷索性在窝棚边的湿木桩上坐下,出神地想:
那幸存的矿工被挖出来时,究竟是个什么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