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朝后(一)
死寂。
令人头皮发麻的、漫长的死寂过后,高高在上的帝王清了清喉咙。
他站起身来,俯视王肃:“王肃,对闻人爱卿、许爱卿所奏,除了喊冤,你还有何话可说?”
王肃像是一只被主人踢了一脚的老狗,股战而栗,惧不能言:“皇、皇……”
“住口。”项铮漠然道,“你还嫌朕的颜面被你丢得不够干净吗?”
满朝肃静,文武凛冽,莫不敢言,唯有皇上沉静失望的声音在銮殿中回响:
“朝廷有法度,祖宗有定制。尔身为总宪,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王肃周身冰凉,体若筛糠。
在乐无涯、许英叡面前,他尚能巧舌如簧。
他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可前提是,皇上还能允他开口去辩。
“来人,摘去他的梁冠,剥去他的袍服,押入圜狱候审。”
令下即从。
话音刚落,便有两名全甲武士踏着沉重的步伐向前,一人剪住王肃双臂,另一人毫不犹豫地一把扯下了王肃的头冠。
王肃素来极重颜面,猝然之下,被粗暴地摘去了冠冕,那顶新做不久的假发也随之飞脱,疏落花白的残丝狼狈披散而下。
皇上的判决还未结束:“此案交由三法司秉公会审,务必查个水落石出,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此刻,说话最有分量、最擅体察圣意的解季同再次体贴地递出了台阶:“皇上,三法司中,都察院主位空缺,而闻人约、许英叡分别出首状告,事涉此案,理应避嫌。不知皇上是否需另择一位主审,以补空缺?”
时移世易,解季同到底不复当年刚直模样,养出了一身的圆滑气。
得罪了皇上,还得往回找补找补。
此举正中项铮下怀:“主审便由……二皇子项知徵担任。”
听到这个安排,乐无涯眼睫几不可察地往下一垂,旋即恢复如常。
而项铮将目光转向了乐无涯,面上带着温情的嘉赏。
“闻人爱卿,一路辛苦了。”他语气慈和,“你敢检举上官,勇于任事,不避权锋,不愧御史风骨,朕心甚慰。”
一番褒奖之后,便是图穷匕见了:“既然如此,朕就将一件重任交托于你。”
乐无涯:“请皇上吩咐,臣必竭尽全力,在所不辞。”
毕竟辞也没用。
“王肃执掌都察院多年,若果真结党营私,勾连长门卫,其党羽必深植内外。朕命你牵头抓总,彻查王肃与长门卫勾连之事,无论涉及何人,官居何位,一律严惩不贷!朕便赐你王命旗牌,许你先斩后奏之权!”
后排那个真正的闻人约,闻言眉心骤然拧紧。
他早非池中物,自知此令凶险恶毒之处。
要是顾兄当真铁面无私,用心彻查,那些个收受了王肃贿赂、或是素行恶事的长门卫,岂不是要人人自危?
要知道,狗急了,是会跳墙的。
要是顾兄打马虎眼,故意拖着不查,一旦王肃在狱中攀咬出什么人来,他便是察查不力,同样是绝路一条。
项铮不错眼珠地凝视着乐无涯,目光如钩:“闻人爱卿,望你永如今日,赤胆忠心,不负朕望啊。”
——最好永远不要犯一点错啊。
否则,今日王肃,便是明日之你了。
乐无涯仿佛听不懂他的弦外之音,秉持着他大虞小魏征的耿介气度,慨然道:“臣明白。臣必不负皇上所托。”
打一巴掌,就得给个甜枣。
皇上语气稍缓:“闻人约暂代左都御史一职,若差事办得好,便留在这个位置上,继续为朕察查朝野,肃清纲纪。”
言罢,他不等谢恩,便拂袖而去:“退朝!”
眼见圣驾大踏步走了,满朝文武如蒙大赦,无不慌忙下拜高呼:“恭送皇上!”
王肃还没来得及听到皇上后半程对乐无涯的敲打和安排,就被人一溜烟地拖走了。
玉砖之上,除了一顶假发,还留下了一只鞋子,可见其狼狈。
乐无涯站起身来,拂去膝上灰尘,坦然回过身去,正对上满朝文武复杂莫名的眼神。
他又升官了。
一介商贾之子,这官还是买来的,从七品知县,到地方四品知府,再到中央四品官员,如今代行左都御史,已是权同二品。
传闻中的御剑飞行怕是都没这么快。
便是那能吸气运的狐仙,也不外如此了。
可皇上的言外之意,殿中的许多人精,也是了然于胸的。
这分明是把他往死路上推呢!
让他去查一帮素质良莠不齐、关系盘根错节的长门卫,后果将会是如何?
想一想都觉得可怕。
皇上的心意,再明显不过了:
——谁让朕不痛快,朕就叫他一辈子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