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求生(一)
闻人约前脚要走,潘阳便来了。
他拱手一揖。
闻人约从容回礼。
对闻人约在惠王面前的“受重用”,潘阳心中并无半分嫉恨。
他自知才具有限,先前黄州一案,他撺掇项知允告发项知节,已是犯下了滔天的错误。
幸而项知允念旧,性子又宽仁,虽然当时回来后冲他大发雷霆,第二日便无可奈何地消了气,反将诚惶诚恐的潘阳请来,吃了一顿酒,此后仍容他在身边参赞谋划。
用项知允自己的话来说,“说到底,是我不该存心算计小六。恶有恶报,该当如此。”
跟着这样的主子,潘阳不求将来有什么大造化,至少能图个安心自在。
潘阳入内时,项知允除了面色比往日苍白些,其他一如往常,处事甚至更添了几分条理。
潘阳汇报完事务,便要离开。
项知允从后叫住了他:“安民。”
潘阳驻足:“惠王?”
项知允定定地瞧着他,目光沉沉,瞧得潘阳心头莫名其妙地直冒寒气儿:“惠王?……您有何吩咐?”
项知允没头没脑地问:“安民,可曾想过外放去做官么?”
潘阳一愣,继而笑道:“不想。”
亏得项知允的性子和善,就连他的长史都能这么同他说话。
项知允追问:“为何?”
潘阳坦然道:“说老实话,在下虽字安民,却没有安民抚邦之能,不过一介长史之材。若是放去地方,岂不是从安民成了误民?”
项知允直愣愣道:“我给你找个富庶清闲的地方。”
潘阳觉出不对来了。
他疑诧道:“惠王,可是在下近日又做错了什么吗?”
项知允张了张嘴。
没错。
可若父皇真存了那等邪心,欲取他而代之,他定然看不上潘阳这等才能不显的人。
届时,把他赶回家去提前养老还自罢了,就怕他有什么错处落到父皇手里头……
他恋旧情,父皇可不会。
不如趁自己还在,给他谋个稳妥去处……
从这叫人毛骨悚然的猜想中醒转过来,项知允打了个激灵,好笑地摇摇头:
没有证据的事情,何足为信?
他自幼所受教诲,皆言人死如灯灭,何来再世重生之理?
明相照所查种种,不过牵强附会,不足为凭。
他的语调倏然轻快了不少:“不去便罢,不识抬举。下回有这等好事,也不找你了。”
潘阳见他恢复了正常,便当他是心血来潮,笑盈盈地一揖,便转身离去。
项知允坐了下来。
项铮极重皇子仪态,尤其是有意将他栽培为储君后,更是苛求至极,以至于即便在独处时,项知允也把自己的后背绷得像棵青松。
可近来,父皇不再挑剔他了。
他和颜悦色,他给自己兵权,他请自己同他一起诵经,他……
一次次地拍打他的肩头。
就像是一个极其挑剔的客人,打算裁制一件新衣,便反复搓捻摩挲,好验一验这衣裳的成色。
项知允越是逼自己不去多想,就无法不去多想。
那些宠爱、偏疼、恩赏,项铮从来吝啬,没给过他分毫。
而明相照说的那些……
那才是父皇能干出来的事。
项知允合上了眼睛,肩膀一下下战栗起来。
一颗滚烫的眼泪从他紧闭的眼皮里滚了下来。
“我就知道。”他喃喃自语,“……我就知道。”
……
项知允连崩溃都不是大开大阖的,颇见其窝囊本色。
他独自闷在房中,哭了一场,拿冷水洗了脸,开了门,还是那个谦和有礼的惠王爷。
他准时办差,按时入宫,即便在母亲跟前,也没有露出半分声色。
尤其是在京营这份新差事上,他格外卖力气,借着项铮授予他的权力,他赏善奖优,大力提拔了一批下级军官。
对他的乖觉,项铮很是满意。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新人换旧人。
人才总得慢慢扶持出来,唯有如此,江山才能代代昌盛。
等自己龙驭宾天,项知允就拥有了自己的一套新班子。
那也便是他的新班子。
项铮近来顺心事不少,就连乐无涯也不再生事了。
自打王肃伏法后,他便老老实实地在都察院干活,绕世界地抓人小辫子,再不给他添堵。
仿佛他重生,只是为了把诬陷他的王肃弄死。
项铮心中舒坦,驾临后宫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他最常去的,便是庄贵妃,和新封的奚妃宫中。
庄贵妃是旧爱,自不必提。
奚妃这份不拘小节、乐天豁达的傻劲儿,到了她这份年纪,别有一番生机活力,极为难得。
在她身边,听她说些不着边际的蠢话,喝些甜茶细点,项铮恍惚间也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