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2/3页)
对拉塞尔夫人来说,安妮倒是她最喜爱、最器重的教女,既是心爱的孩子,又是好朋友。拉塞尔夫人对三个姑娘都很喜欢;但是她觉得,只有在安妮身上,才能看到她母亲的影子。
几年前,安妮·艾略特曾是一位很漂亮的姑娘,但是她的青春年华早已消逝。而且,即使是在她风华正茂的时候,父亲在她身上也没发现什么值得赞美的地方(她那清秀的容貌和温柔的褐色眼睛一点也不像父亲),如今她憔悴消瘦,更没有什么值得他珍视的了。至于能否在他心爱的那本书的其他任何一页上看到安妮的名字,他从来不抱很大希望,现在更是完全失望了。要结成一家门当户对的姻亲,只能靠伊莉莎白,因为玛丽不过嫁给了一个有钱有势的乡绅人家,虽然给了婆家很大的荣誉,自己却什么也没得到。有朝一日,伊莉莎白总会找到一个门户相当的丈夫的。
有时,一个女人在二十九岁时会比十年前更加楚楚动人。而且,通常说来,只要身体健康,无忧无虑,女性在这种年龄总能保持自己的妩媚。伊莉莎白就是这样。她依然是那位美丽的艾略特小姐,同十三年前一样漂亮。因此,沃尔特爵士忘记了她的年龄,倒也情有可原;至少也不能由于他认定别人的美貌均已消逝,唯有他自己和伊莉莎白青春常驻,就把他视为十足的傻瓜,因为他确实看到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在老去。安妮有点憔悴,玛丽略显粗糙,邻居们一个个更是等而下之。拉塞尔夫人眼角的鸡爪纹在迅速增加,这早已令他叹息不已。
讲到对自身条件的由衷满意,伊莉莎白比起她父亲或有不如。她在凯林奇府当了十三年女主人,冷静果断地操持着家政,这决不会使她感到比实际年龄年轻。十三年来她一直俨然以主妇自命,立下了各种家规,带领大家登上四套马车,总是紧随着拉塞尔夫人离开那些乡间客厅和餐室。十三个去而复来的严冬,在没有几家邻居办得起的豪华舞会上,她总是带头领舞。十三个百花争艳的春天,她都同父亲一起去伦敦享受几星期繁华世界的欢乐。这一切她都历历在目,她意识到自己已经二十九岁了,心里不免有些惆怅和担心。令她心满意足的是,自己还同以前一样漂亮;但一想到自己临近危险的年龄,就觉得要是拿得准一两年内有位从男爵身分的绅士来正式求婚,那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到那时,她又可以像在少女时代那样充分享受那本书中之宝带来的快乐;可现在她却不喜欢它。书中只有她的出生日期,没有她的结婚日期,而她小妹妹的结婚日期却赫然在目。这本书简直是个祸害。有好几次,父亲离开时,翻开着的书就在她身旁的桌子上,她却眼望着别处,把书合上推到一边。
何况那本书,尤其是书中有关她家的那段史实,总是让她想起一件令人不快的往事。那位假定继承人,也就是那位威廉·沃尔特·艾略特先生的权利,曾得到她父亲宽宏大量的首肯,可是这位先生却使她大失所望。
伊莉莎白小时候听人说起,她要是没有弟弟,威廉就是未来的从男爵。从那时起她就准备嫁给威廉了。父亲也一直认为理应如此。威廉年幼时,伊莉莎白一家同他从不来往。但在艾略特夫人逝世之后不久,沃尔特爵士就主动登门造访。尽管人家并不怎么欢迎他这种亲近的表示,他却认为这是年轻人的谦虚和退缩,所以还是一味设法同威廉接近。有一年春天,他们父女俩来到伦敦,艾略特先生不得不同他们相识了,当时伊莉莎白刚是个含苞待放的少女。
那时威廉很年轻,刚开始攻读法律。伊莉莎白发现他很讨人喜欢,父女俩为他做了很周到的安排,邀请他到凯林奇府做客。父女二人把他整整谈论和等待了一年,可是他根本没有露面。第二年春天他们又在城里见到他,发现他还是那么讨人喜欢。于是他们又一次鼓动他,邀请他,期待他前来回访,可他还是没有来。后来听说他结婚了。他没有让命运屈从于艾略特家为继承人定下的家规,而娶了一个出身低微的有钱女子,从而取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沃尔特爵士对此大为不快。他觉得自己是一族里的第一号人物,威廉理应征求他的意见,特别是他曾在公开场合拉过这位年轻人的手。他说,“人们一定看到过我们两人待在一起,一次是在塔特索尔[5],另外两次是在下院的休息室。”他很不满,可是人家却显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艾略特先生并不想赔礼道歉,对沃尔特家不再理睬他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沃尔特爵士断定,这个威廉不值得交往,他们之间的交往也就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