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第6/6页)
安妮尽力使自己心平气和,尽力公正地看待这一切。她即使不去模仿艾玛对亨利的感情[1],但看在温特沃思上校面上,她也会以超乎寻常的热忱照看路易莎的。她希望温特沃思上校不要老是这么不公正地看待她,以为她会毫无必要地逃避一个朋友应尽的职责。
这时,她上了马车。温特沃思上校把她们两人扶上车后,就坐在她们中间。在这种情形下,安妮怀着惊异和激动的心情离开了莱姆。她无法计算在路上要走多少时间,也无法估计这段路程会对他们的行动产生什么影响,更无法估计一路上他们将谈些什么。然而,一切都非常自然。温特沃思上校一心照看着亨里埃塔,总是侧身向着她,而一旦开口,说的也总是给亨里埃塔鼓劲的话。总的来说,他的声音和举止都故意做得十分安详。看来他的主要目的就是不要引起亨里埃塔的不安。只是有一次,亨里埃塔想起最后那次到科布去的不明智的倒霉散步,心里十分难过,感到当时千不该万不该产生再去那儿散步的念头。这时,好像再也忍受不住的温特沃思上校大声地说:
“别说这事,别说了,”他大声嚷道。“上帝呀!在那倒霉的时刻,我要是不依她就好了!要是照我该做的去做就好了!可是她一心要跳,那么坚决!我可爱的路易莎!”
安妮心想,不知他眼下有没有想到要怀疑他先前的看法。他不是认为性格坚定的人总会走运、总会得到好处吗?他会不会想到,这种性格同人的其他品质一样,也有一定的限度,应该适可而止。安妮认为,现在他不会不感到:有时,能够听从劝导的脾气同坚决的性格一样,也会带来幸福。
马车很快。不一会儿,安妮就惊讶地认出了那些山冈、房屋和田地。他们对事情的结局怀着某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因此行车速度也就快了许多,使得回去的路程显得比昨天来时短了一半。不过,他们驱车来到上克罗斯附近时,天色已经很晚了。大家静默了好一会儿。亨里埃塔倚在车厢角落里,用披巾把脸遮住,希望哭一场以后可以入睡。在马车驶上最后一个山冈时,安妮突然听见温特沃思上校在对她说话。他小心地低声说:
“我在考虑什么办法最好。一开始她不能进屋去,她会受不了的。我在想,我先进屋去,把情况对墨斯格罗夫先生和太太说清楚。你是不是同她一起在车上呆一会儿。你看这样行吗?”
安妮觉得可以。温特沃思上校感到满意,就没再说什么。可是一想起他这要求,安妮感到十分欣慰。这是友谊的明证,也是对她判断力的尊重。这太好了!即使这番话意味着他们即将分手,也没有减弱它的价值。
温特沃思上校把不幸的消息告诉了老宅里的人,发现路易莎的父母亲还比较镇静,这很理想;亨里埃塔同父母在一起,情绪上也安定一些。温特沃思上校就说他要乘坐同一辆马车返回莱姆。等马喂好,他就出发了。
[1] 《亨利与艾玛》是诗人马修·普赖尔(1644—1721)创作的长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