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第20/51页)

正是因为他们如此这般训练与教育自己的仆人,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那种常见的褊狭的想法:“我可能是替他人培养这些仆人!”该如何培养他们,就如何培养他们,他们是会报答主人的,是不会跑到别的人家里去的。如果你们在培养他们时,只想到自己的话,那他们在离开你们时,就只会考虑他们自己,所以你们应该稍微多关心他们一些,他们就会依恋你们的。只有好心才有好报,只想到自己得到好处的人是得不到别人的感恩图报的。

为了严防这种不良情况的发生,德·沃尔玛先生和夫人还采取了另一种我觉得非常好的办法。在开始组织他们的小家庭时,他们仔细地考虑了按他们家的状况,选用多少仆人为宜,最后觉得十五六个为佳。为了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服务,他们把这个人数减去了一半,这么一减,工作效率更高,服务得更周到了。为了让他们服务得更好,他们在薪酬上有一套办法,可以长期地留住他们。一个仆人刚进他们家门时,领取通常的工资,但是,每年都增加二十分之一,等到二十年之后,他的工资就会翻一番。雇用多少仆人大体上是视主人的财力而定的。即使不是大数学家也能看得出来,工资的这种增加是表面的,实际上并没增加许多,因为能够使工资翻上一番的人机率不多,而且,就算所有仆人的工资都翻了一番,但是他们二十年间对主人们的优质服务,不仅补偿了而且超过了所增加的工资。您会清楚地感觉到,绅士,对于不断地提高仆人们的热情,这可是个可靠的办法,并且随着主人关心仆人,仆人也就更加热爱自己的主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光靠厚道还不行,还必须办事公平。一个新雇用的仆人对主人是不会有感情的,说不定还是个坏坯子哩,如果他一进门,就同一个其热心与忠诚已经经过长时间的考验,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人渐老矣,无力挣钱吃饭的老仆人拿同样的薪酬,这公平吗?不过,这种情况在这家人家是并不存在的,您可以放心,一些没有同情心的主人会夸耀那些被忽视的善待仆人的义务,而这些义务在像这家那么仁义的主人那里是不会被忽视的,他们是不会抛弃那些因年老体弱而丧失谋生能力的仆人的。

我此刻手头就有一个他们菩萨心肠的例子。德·埃唐什男爵为了酬谢长年跟随他的那个男仆,让他光荣退休,给他找了一份很体面的闲差,而且收入颇丰。朱丽最近刚收到这个老仆人的一封信,看了让人不禁热泪直流。这位老人在他的信中哀求朱丽想法别让他去干这份闲差:“我年岁已大,家里的人都不在了,除了我的主人们而外,我别无其他亲戚,我唯一盼望的就是,在我侍候了一辈子的你们家平平安安地度过余年……夫人,您出生时我把您抱在怀里,我就祈求上帝让我有一天也能为您带您的孩子。上帝恩准了我的祈求,所以您也别拒绝给我以恩赐,让我能看着您的孩子们长大成人,像您一样地幸福美满……我么,我已经在一个祥和的人家待习惯了,我上哪儿还能找到一个像你们一样的人家去安度晚年呀?……请您发发慈悲,写封信给男爵大人为我求求情。如果他对我不满意的话,就让他把我赶走,不要为我找什么闲差;我已忠心耿耿地服侍了他四十年了,让他准许我把我的余年用来侍候他和您吧。如果这样,那就是对我的最好的酬谢了。”用不着问朱丽是否替他写了信。我看得出来,朱丽也像他不愿离开她一样地不愿意失去这个忠厚的仆人。绅士,我把这么好的主人比作父亲,把他们的仆人比作他们的孩子,是不是比错了?您可以看得出来,正是这么比较,他们才会看出彼此应该如何为人。

在这户人家,仆人提出辞工不干的情况还没有。主人威胁要辞退仆人的事也很罕见。以辞退相威胁只能吓住工作细心勤奋的仆人;最好的仆人是最害怕被辞退的,所以真正需要辞退的是那些辞退了也不足惜的仆人。在辞退的事上,还有一条规矩。当德·沃尔玛先生说:“我不用您了。”仆人可以找夫人去说情,有时夫人一说,就不辞退了,但是,如果夫人说是要辞退的话,那就铁板钉钉,没有任何挽回的希望了。这样的配合十分必要,免得仆人欺侮女主人心软,也不用害怕男主人的过分心硬。不过,尽管如此,仆人们也不敢因此就不畏惧一个办事公正、从不发火的主人,因为,除了没有把握能否得到主人的开恩而外(即使能够得到也只能一次,下不为例),而且,一旦被辞退,以往的成绩一笔勾销,如要再回去干活儿,就必须从零开始,干一件新的活计。这个办法可以防止老仆人倚老卖老,使之因害怕丢掉饭碗而愈加小心谨慎,不敢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