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辨风尘(第16/18页)

那一刻,所有人都理解了她——一个卑微酒妓生下的私生女,没有父亲,又自小失去了母亲,没有关爱,无依无靠,在民间辛苦长大,忽然被认作“天下第一茶商”的女儿,富贵荣华唾手可得,是喜,是悲?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生活,完全陌生的父亲,要让她如何适应?而刚刚相认不久的父亲蓦然死去,她失去了在人世间的最后一点儿庇护,又该如何面对眼前的局面?

沈周为人感性,最容易被感动,忙上前道:“小娘子别太难过,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助你的。”

包拯道:“小娘子不会无缘无故找上门来。英娘,你适才说的求助是什么?”慕容英迟疑了一下,道:“我们……其实是我,怀疑崔员外死得不明不白。”

包拯登时全身一震,愣在那里。沈周连叫他几声都没有反应,只好道:“二位小娘子且先回去,我们稍后就到。”

慕容英慌忙拜谢,这才扶着崔都兰去了。

张建侯使劲捏了一下包拯的上臂,问道:“姑父,你到底想到什么了?”他力大无比,包拯吃痛之下,失声道:“是我的错,我早该想到的!”

张建侯道:“想到什么?”包拯道:“有人要杀崔良中灭口。”

张建侯道:“可是崔良中早已经中了毒,说不定是毒发身亡呢。”包拯道:“这当然是可能的,但也有可能他是被人杀了灭口。”

张建侯道:“高继安和刘德妙都已经暴露了,许洞许先生也没有敌意,谁还想杀崔良中灭口?”沈周道:“我想到一个人,马季良。包拯,你也怀疑是他?”

包拯不置可否,拔脚便朝崔府赶去。

崔氏家人等都集中在厅堂中,除了崔都兰外,崔槐、吕茗茗夫妇也坐在那里。崔槐不停地举袖抹拭眼泪,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吕茗茗却不怎么悲伤,一边假意劝慰丈夫,一边暗中打量着崔都兰的反应。包拯几人进来时,众人一起站了起来。

包拯道:“崔员外人呢?”慕容英道:“还在兼隐院内室。马龙图的手下一直把守着院子,不让我们进去。”

沈周问道:“那你们是怎么知道崔员外已经去世的?”

慕容英正要回答,吕茗茗斥道:“你主人都没有发话,你一个丫头抢着插什么嘴?还是我来告诉你。”

原来崔良中虽然陷入昏迷,但每日都需要人喂食、喂水,由于他大小便均无法自理,即使是身子底下铺了厚厚的尿布,也必须得有婢女定时为他更换衣物和床单被褥等物。今晚轮班的四名婢女去换床单时,意外发现崔良中身体已经冷了,摸起来只感到生硬的冰凉。几人面面相看,心中各有不祥之感。一婢女大着胆子将手伸到崔良中鼻子下,呼吸全无,人竟是死了。四女当即吓得大叫一声,飞跑出来。崔都兰、崔槐等人得讯后立即赶来兼隐院,却被马季良侍从挡住。自从马季良到来后,众人很难见到崔良中,更没有单独相处的机会,此刻听说人死了尚不能相见,不由得愤慨异常,又怀疑崔良中死得不明不白。吕茗茗立即派人去请自己的兄长宋城县令吕居简,崔都兰无所依靠,想到真凶高继安得以暴露,包拯等人功不可没,遂干脆亲自赶来向包拯求助。

包拯听说经过,道:“吕县令住在宋城县衙,离得不近,等他来还得要好一阵子,不如我们先去兼隐院,问问马龙图为什么不许亲人相见。”崔都兰和吕茗茗异口同声地道:“好。”

既然她二人都赞同,旁人再无异议。众人便一齐朝兼隐院而来,果然在院门口即被侍从挡住。

吕茗茗颇为气势汹汹,道:“这里是我们崔家的院子,怎么反倒我们崔家人进不了门?”她是现任参政知事吕夷简的堂妹,侍从不敢回嘴,只死死挡住大门。

包拯问道:“马龙图人在哪里?”侍从道:“在里面。”包拯道:“麻烦通禀一声,就说包拯求见。”

那侍从知道马季良对包拯甚是看重,不敢怠慢,忙进去禀报。

过了一会儿,侍从出来道:“龙图官人请包公子进去。”只让包拯、沈周、张建侯三人进去。

崔都兰倒也不吵闹,只道:“好,我们信得过包公子,就在这里候着便是。”包拯点了点头,昂然越过侍从迈步进来。

屋内灯火通明,马季良坐在内室的一张交椅上,眉头微蹙,眼皮稍显耷拉,表情茫然,望着床榻发呆。

崔良中静静地躺在那里,无论他生前多么骄横,无论他拥有多少财富,他现在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再也不会有任何知觉。闹里有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世人所在意的功名、钱财、利禄,终究只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身外之物,生前能够轻清于世、安宁淡泊,该是多么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