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刚·马卡特(第9/15页)

“你和他认识多久了?”

艾刚想了半天,这样子我刚才也见过。

“多久了?哦,对……我和海因里希,哦,对,我们是朋友。我们的书由斯德哥尔摩的同一家出版社出版,所以我们认识了。说到我们认识多久了?这个……可是我……”

“你是不是想说不知道海因里希先生的体重?”

我有点着急,抢先说出来了。如此缺乏耐心,如果我真是医生的话,肯定会被解雇。

艾刚听了,瞪大眼睛看着我,他那充满敬畏的神情,让人想起《圣经》中听到神谕的法利赛人。

“不是体重,我问的是时间的长短。我想知道你和海因里希是多久以前认识的。一年?两年?还是一个月?一个星期?”

在我急切的催促下,艾刚变得有些畏缩,陷入了沉默。

“哦,马卡特先生,对不起,请别介意。您的肩胛骨和普通人的不一样,是吗?”

我换了个话题,艾刚才稍微恢复了点精神。

“对,你知道啊?我肩胛骨的中间部分是鼓起来的,鼓得像气球一样。多了块骨头。医生,你想不想摸摸看?”

“不用了。”我说。没必要再摸一次。

“那块骨头都是我自己的,没有人造的成分,完全是天生的。医生,你听说过肩胛骨是退化的翅膀这种说法吗?”

艾刚又问了一遍同样的问题。

“听说过。”我答道。如果人生可以一遍又一遍地重新来过,那每个人都不会有遗憾了。

“你的肩胛骨上原来长过翅膀?”

听我这么问,艾刚吓了一跳。

“我不认为自己长过翅膀。”回过神来后,艾刚说,“也许这是返祖现象?”

“返祖现象?”

“对。你相信人类的祖先是猿吗?”

“你知道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化石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吗?”我反问他。

“一八五六年。他们是数十万年前的人类祖先。”艾刚说。

“那爪哇猿人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一八九一年。是五十万年前人类祖先的化石。”

“法国的克罗马侬人呢?”

“一八六八年。那是两万到三万年前人类祖先的化石。”

年份和时间都答对了。这部分知识对他而言就和日常用语以及红绿黄三种信号灯所代表的意思一样,已经成为生活中的简单记忆。因此,这些方面的知识他并不存在欠缺和模糊。

“嗯,你记得很清楚。不过克罗马侬人已经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了,如果好好进行训练,也许他们还能开车呢。但爪哇猿人和尼安德特人都属于类人猿,和前者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五十万年前的猿人和两三万年前的人类,两者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就像波罗的海一样。不管是时间上的距离,还是智能上的差别,几乎都不可同日而语。但猿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的差距更大,两者就像隔着大西洋。

“人类进化史上还有一个‘缺失的环节’,一直没能补上。那就是目前还没发现从猿人过渡到尼安德特人之间的化石。也就是说,在类人猿和猿人之间,还有一段没有填补上的空缺。尼安德特人和爪哇猿人不可能是突然出现在地球上的,因此全世界都在寻找这一段缺失的环节。对于这件事,所有人都很热衷,甚至还出现过道森所谓‘皮尔当人’骗局的丑闻。医生,你知道这件事吗?”

“我知道,是发生在英国的那桩造假案吧?连柯南·道尔都成了嫌疑人之一呢。”

“对,医生你知道得很清楚。那是一九○九年发生在英国苏塞克斯郡皮尔当砂石场的事。道森公开宣称在砂石场附近发掘出类人猿的头盖骨,三年后又宣布发现了下颌骨。还吹嘘说类人猿头盖骨的脑容量和人类大脑的差不多。然而,一九五三年却被人发现这些全都是捏造出来的,道森实际上是用大猩猩的头盖骨冒充类人猿的颅骨化石。这说明当时人们对这一问题竟然热衷到这种地步。”

“你呢?马卡特先生?”我问。

“我也曾经很热衷,十分投入。总之,医生,从猿人进化到尼安德特人,再从尼安德特人进化到我们,之间的差别这么大,你真觉得是一帆风顺进化过来的吗?从猿人到尼安德特人,再到我们,人类的进化史真是一条直线下来的?我看这里还有很多谜团没有得到解决。”

“哦,什么谜团还没有解决?”

“恐龙时代一般被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时期。进入白垩纪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鼠类这种小型哺乳类动物,它们不断繁衍,占据了整个地球。也有人说就是它们进化成猿人,最后演化成我们人类的。但从侏罗纪到白垩纪之间,还有一段鸟脚类恐龙时代。鸭嘴龙就属于鸟脚类恐龙的一种,它们全身覆盖着羽毛,可以双脚直立行走,还能在天空中飞翔。其中一些的外观还和人类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