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第11/12页)
她像看出了我的难处,说,你要是愿意,可以到我店里去做事。我开了几家服装店,生意都还可以。我给你留个电话。
她毕竟是想帮我,我不能不领情,接了她递过的纸条。上面写了她的家庭电话和手机号码。
后来,我才注意到陈科长总同一位叫向秘书的人通电话,说话都隐秘,像是暗语,总是这个事啊,请你跟王部长说说,那个事啊,就是那个意思,我上次给你汇报过的。
我事先连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刘雅文被解了职,邢亚礼接任总经理,陈雪华进班子,任副总经理。林大姐的话果然应验了。据说刘雅文之所以被解职,主要是他把全部精力放在跑破产上,没跑下来,应酬倒花了十几万。十几万如今本不算钱,但在我们茶叶公司就是大钱了。老同志还到上面告状,说他支援家乡建学校的二十万块钱,只是他个人擅自做主,应该算他贪污。
我如今叫陈科长陈总了。陈总专门找我谈了话,她说话的语气比平时平和多了,有点副总经理的意思。她说,人事科工作很重要。现在还没有任命新的科长,你要全面负起责来。要安心工作,公司困难是暂时的。看她说得那么从容,似乎她自己将与公司共存亡。我真佩服她有这个本事。
一天,一个干瘦的老头来我办公室,说是找小陈。我说陈总的办公桌已搬了。他说,我知道,刚才我去了她办公室,她不在那里。
我说,同志,请问您找陈总有什么事吗?
老头儿不回答,却一字一顿地说,我是刘雅文。
我一时嘴巴张开都合不拢了,不知说什么好,半天才说,您是刘总啊!
这位曾经的刘总摇摇手,微笑着,没说什么,倒背着手走了。
到他下台了我才知道刘雅文是个什么样子。他的形象同我的想象相差太远了,没有一丝文气,竟像个大老粗,甚至还有些猥琐。难怪他回到家乡去没人理睬。
我的日子越来越困顿了。我现在想得最多的倒不是自己的肚皮,而是老父老母。他们总以为儿子在大城市里赚大钱,享清福哩!想象得出,尽管他们没有收到我寄回去的一分钱,可乡亲们都会奉承他们有福气。他们就觉得脸上有光,走在外人面前都高出三分。
当我口袋里的钱只够我吃三天饭的时候,我不再想父母了。我想自己的肚子。不知从哪天起,我养成了有事没事翻口袋的习惯,似乎多翻几次就会多翻出几块钱来。可翻来翻去,除了林姐交给我的电话号码,口袋里不会多出任何东西。那天下午,我终于打了林大姐的电话。我也不说去她那里打工,只说想去她那里玩玩。
林大姐很爽快,说,行啊。我在家里,你干脆来我家吧。
按照林大姐说的地址,我没费多少工夫,就找到了她的住地。可我不敢按门铃,怕自己走错了,因为我面前是一栋漂亮的别墅。
门却无声地开了。林大姐穿着宽松的休闲装,笑吟吟地望着我。她不说话,只用眼神示意我请进。黄昏的阳光柔和地投在她脸上,看上去比前两次年轻多了。
我汗涔涔的,屋内的空调很凉,顿时打了寒战。林大姐忙替我找了件衬衣,让我去洗漱间洗一下。我说没关系的,不用洗。林大姐却说,听话,去洗一下,不然容易感冒的。这话听上去真是位体贴的大姐。我只得接过衬衣,去洗漱间洗了一下。
等我洗完出来,林大姐坐在沙发上望着我笑。她也不说话,只是望着我笑。这样过了一会儿,她才说,别在那个破单位干了。不嫌弃的话,跟着我干,我不会让你吃亏的。你可以跟着我干几年,学点经验,然后自己创业。今后啊,还有什么正式单位不正式单位?自己干,这是潮流!
我说,林大姐,我想请你帮个忙,帮我离开这个公司。
林大姐说,我一个个体户,最多只能给你份工作,哪帮得了这个忙?
我说,我听公司人说,组织部王部长是从我们一个系统出来的,你们原来都很熟。我们公司很多人都求他帮过忙,听说他还是很肯帮忙的。
林大姐脸不经意地一红,说,过去我们是熟悉,现在人家是部长了,我一个平头百姓,怎么去找人家?你可以找陈雪华,她同王部长经常联系的。
我说,我不想找她,她老是摆着副架子,我受不了。不像林大姐,人好。
林大姐笑了起来,说,你呀,嘴巴子倒是好乖的。我想看看你人乖不乖。她说着便眼神油光光地望着我。
我几乎心惊肉跳,却涎着脸皮说,我听林大姐的。
当保姆端上碗筷时,我才知道今晚只有我和她两个人吃饭。
保姆没有上桌,一个人厨房里吃。我问,家里人呢?
林大姐也不回答,只是浅浅地笑着,说,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