乩身(第16/18页)
常勇流着泪大笑:“是的,是的,我就想做女人,我本来就是女人,我就想让男人×。哥,你快要我,你今晚就把我弄死了好不好?你×死我吧。”杨德清哽咽着连声说:“好,好,这就要你,哥这不就在要你吗?”他的那根手指更深地伸了进去,那个洞穴把他的一根手指吞没了,他开始伸进去两根手指、三根手指……最后,他的整只右手都伸进那洞穴里了。常勇不顾一切地疯狂大叫,她叫着:“我还要,还要!哥,再深点,再深点,你再插我,再插进去啊。”杨德清的那只手更深地向里伸去,伸去,他把整只胳膊都要伸进去了。常勇把两只腿分开到了极限,她像个真正的荡妇一样大笑着扭动着,忽然她大叫着:“哥,你插进我的子宫里了,你插得好深。”然后,她开始浑身抽搐,她的脸上出现了一种濒死的极致的笑容。现在,她是女人了,他是男人了,他们交媾成了一枚血腥的标本,久久交缠,再不放开。
两个人都久久地一动不动,杨德清的那只手还插在她的洞穴里,他的整只手臂都快被吸进去了,他就那么安静地趴在她两腿之间,看起来他像是刚从她子宫里生出来的婴儿,身体出世了,一只胳膊还没有出世,还连在母亲的子宫里。
一切都那么静谧、安详,似乎一切不过是从头开始。
常勇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她和杨德清在一起关了三天三夜之后,门终于开了。杨德清已经死了,死在了她的炕上。东街大队只雇了两个人,草草地把杨德清埋在了城外的坟地里,送丧的只有常勇一个人。
又是半年过去了,一场大雪覆盖了却波街。枣树和柿树的铁画银钩映在苍青色的冬日天空下,看起来分外寂寞。柿树的顶端有一些够不着的柿子还挂在枝头,这些金色的柿子一半被埋在了雪里面,早已冻僵了,在阳光下闪着一种玉石的光泽。人们踩着积雪的青石板路,小心翼翼地出来进去,忙活着又一天的营生。竹帘已经换成了厚厚的棉布帘,棉布帘多是用碎布头拼成的,一块一块地细细镶嵌在一起,看起来有一种五光十色的卑琐的华美。厚厚的帘子捂着后面白菜炖土豆的气味,窗台的罐头瓶里插着一只白菜花。整个冬天却波街的人们吃的都是土豆和白菜,还有长长的手擀面。这个冬天看起来和以往的冬天没有什么不同,节气的变换微微给人们带来一点调剂。冬至来了要吃顿饺子,然后就该等腊八了,腊八家家户户要做馏米,要腌腊八蒜,然后就该等着过年了,周而复始,永无尽头。
可是就是在这个冬天却波街上忽然平地掀起了风波。县里下来文件,却波街被纳进老街改造的项目中了,这条街道要拓宽要重修,也就是说,临街的老店铺老宅子全部要拆掉。整条却波街鼎沸了,一时间有的人哭,有的人笑,有的人集成一串已经准备要上访告状,还有的买好农药、刀具准备随时以抹脖子、上吊、喝毒药来要挟。几乎所有的人嘴里都说着同一句话:“还让不让人活了?这老街拆了,店铺拆了,老宅子拆了,人们靠什么生活,住在哪儿?”虽说最后也要折合成拆迁房来赔偿,但一平方米的老房子折合一平方米的新房,新房子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盖起来不说,还在偏僻的城郊,店铺是没法开了,这店铺没法开就意味着人们唯一的生路断了,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全家老小都饿着吗?县里的领导自然是管不了这么多的,他们要政绩,要政绩就得先修路,最没活路的永远是平民百姓。
拆迁的最后通牒下来了,到时推土机会开过来把临街的老店铺全部推倒,催促人们赶紧搬家。却波街上的男女老少没日没夜地聚在一起商量对策,不能搬啊,搬走了就是死路一条,可是不搬呢?怎么才能不搬?常勇家的老宅也是临街的,也在拆迁范围。离开从小长大的老宅子,离开没有眼睛也熟悉不过的却波街,她怎么活?常勇心中明白,嘴上却什么都不说,人们这么一忙也顾不得去她家算命看扶乩表演了,她闲得慌,每天也拄着竹杖凑在人堆里,听别人在那儿出各种计策。
人们嘴上说再多终究也没有挡住推土机的钢铁之躯,拆迁如期开始了,先从却波街的最东边开始动工,只半天工夫,房子便倒了一排。虽然人们嘴上硬着说死也要死在自家宅子里,可是真的眼见推土机开过来了,还是没有人敢玩命的,哭着喊着,终究把房子把店铺给人家腾出来了,家具什么的没来得及往出拿的直接就被埋进尘土里了。开旅店的王老七,自恃是个瘸腿的残疾人,旅店又是他唯一的收入来源,眼见推土机开过来了就是躺在床上不起来,他放出话去,推土机有本事就把他直接埋了。结果,拆迁拆到他旅店这里了,几个大汉进去把他连人带床抬了出来,把他露天安置在了雪地里,由他躺着,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不一会儿,推土机轰隆隆地就碾平了一排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