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第5/5页)

作品评价

著名翻译家傅雷在译本序中写道:“我们尤须牢记的是,切不可狭义地把《约翰·克利斯朵夫》单看做一个音乐家或艺术家底传记。艺术之所以成为人生底酵素,只因为它含有丰满无比的生命力。艺术家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模范,只因为他是不完全的人群中比较最完全的一个。而所谓完全并非是圆满无缺,而是颠岂不破地、再接再厉地向着比较圆满无缺的前途迈进的意思......这部书既不是小说,也不是诗,据作者的自白,说它有如一条河。莱茵这条横贯欧洲的巨流是全书底象征。所以第一卷第一页第一句便是极富于音乐意味的、包藏无限生机的"江声浩荡……”

剑桥大学学者秦晓喜欢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书中这段话深深地震慑了他的心灵:“人从出生到他变成成年的时候,被灌满了各种谎言,到了成年的第一件事是呕吐,把这些谎言吐出来,自己思考认识一个真实的世界。”

“我们都经历了呕吐的过程。”秦晓回忆说。而这个“呕吐”时期,正在他离开北京到内蒙古农村插队的阶段。在那段岁月,通过阅读和现实人生的观察,他学会了独立思考,“用自己的理性、自己的价值观,用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来判断问题。”

作家严歌苓曾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对她的人格发展影响最大,“一旦我意志消沉的时候就会看,可以说是我的励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