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刘晓阳(第9/13页)
班长从美国回来,带来磁盘。我这些日子又看了些,感觉是《忆子明》最好,《不能逃生》次之。总的来说,都不错。用中文写杂文的人里,首屈一指总能数得上。当然,咱们是同学,有吹捧之嫌,那就首屈两指罢。
这些年在国内待着,感觉比八八、八九两年情况好。经济上有起色,思想、文化领域也不似那两年爬爬叉叉。我想这和某些人出了国不无关系。我这么说,难免有走狗之嫌。不过现在大家都明白了,那些仁兄都是些玩闹。这几年耳根清净,没听见新权威主义、权力学一类的东西,感觉颇好。当然新权威主义是正经学问,但是到了那些仁兄嘴里就改了意思。要用鲁迅的话来说,是拿大旗做虎皮。要用我的话来说,就是肚皮上割口子,假充二bi(第一声)。
咱们这个国家,假如能出个把华盛顿、杰弗逊,当然好极了。不出也能凑合过。就怕出王莽、袁世凯这类人物。在这点上,我和阳公的意见有所不同。你说不能逃生,我看逃了也不坏。真要能做到在外面沿街讨化都不回来,也是一大贡献。
我这一年混得不好,成绩不能和去年比。在港台出的书卖得都不太好。国内有些东西交了稿,但还没出来。现在情绪最糟糕。按现在情况,明年你们一准能拿到绿卡了。到时候回来看看吧。
圣诞在即,提前寄卡了。
小波顿首
(此信写于1992年)
二十二
阳公及夫人:
你们好。晓阳的剪报收到了,挺有意思的。我写的小说发在《联合报》副刊上,去年十月中开始连载,到十月初起。篇名《黄金时代》。我手上报纸不全,不能寄剪报了。手稿厚厚一叠,寄去太麻烦。
我搞到了一台打印机,是我姐夫给我的,HMT525,打印速度极快,噪声也大。目前暂不想买了。再等它落价也好。发稿不算有大门路,只是通过在匹大认识的一个教授。但是也算认识一两个人吧。晓阳有何好稿,没准也能帮上忙。
不知你们二位是否申请了绿卡。我估摸着也该拿到了吧。如果有绿卡,就可回来看看,一般没什么大问题,顶多还出去借的钱,也不多。回来还可以找到做买卖的门路。和你们多年不见了,真是怪想的。我虽以君子不党为原则,但阳公不是一般的朋友。我猜你在外也觉得寂寞。
小波顿首2月17日
(此信写于1993年)
二十三
晓阳你好:
好久没通信了。屈指一算,又到你过生日的时节。生日快乐。愚人节快乐。近来觉得日子过得实在太快。上次你寄来几篇杂文,当时正好有一位编辑来,他说“邹韬奋的生活周刊”要复刊,我就把你的文章给了他,说好起码用两篇,谁知一去好几个月没了动静。昨天来电话说是周刊还是月刊尚未弄清,恐怕要再等等了。我想这个刊正经一些,索性再等等它。因为国内好多刊物实在办得太下作,一点样都没有。前几天有位熟人说,他们那里公厕要设阅览室,大概放的就是那类刊物罢。
我终于下决心买了一台286,这些日子在改造软件,作了不少汇编工作。其核心是它在虚拟保护方式(virtual address protected)下工作,以便利扩展内存(expanded memory)。现在终于完全成功,我的软件现在可以编辑400K长的文件,可以把一部长篇小说全部调到内存里编写了。只可惜我这个机器还是低级,只有1M RAM,并且没有硬盘,所以也就到此为止了。这个程序的缺点是太低级,有大量对端口(port)的操作,虽然效率是高的,兼容性不会太好。我的XT机给山妻用了,算起来我用那台机器已经七年,就如一位老友,骤然割爱,如心头割肉。
我们写的中国男同性恋的书终于在国内出版了。过些时拿到样书,一定寄上请阳公指正。
我想你们很快就要拿到绿卡,届时回来转转罢。明达贤侄恐怕连中国话都不会说了罢。
问令毅好。山妻一并问候。
小波顿首
93年3月15日

二十四
晓阳兄:
邓令毅嫂回京,我们都见了。知道你近况很好,我们都挺高兴。你寄来的软盘我也收到了。但有些技术上的困难,尚未读到内容。等我腾出手来就打开来看。
我的近况好了一些,又得了《联合报》一个奖,国内也出了一本小说。因为给书做宣传,见到了×××,听说是你的插友,就多说了一些你的情况。后来令毅知道了有点紧张。国内的情况有很多变化,主要是大家都不关心政治了。甚至可以说,连党都不关心政治。所以我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当然,以后我也不去说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