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6/8页)
一般来说,女人是善良而美丽的,也是为世人所公认的,“恶女”只是极少数。“恶女”这样的概念,总给人以可怕的感觉。而促使这种概念泛滥的,无疑是受过恶女伤害的男人们。
男人虽然说大话:“女人大脑残,没有用。”其实却认为女人比自己更纯洁、聪明且美丽。表面上轻视和瞧不起女人,内心却充满尊敬和热爱。
所以,某女性做一丁点坏事儿,就会用夸张的语言,愤慨地指责:“那是恶女!”或者哭丧着脸痛斥“叛逆的恶女”,或者没完没了地发牢骚。反过来看,这恰好暴露出这些男人的稚嫩和小肚鸡肠。
这些男人也认为女人是温柔、美丽的,不会背叛。正因为深信不疑,才会觉得某女性不成体统。如果他们率直地想:女人也和男人一样,一旦发生问题,也会掩盖事实,也会撒谎或欺骗他人。也就不会受到如此之大的触动而怒气冲天。
至今“恶男”的词义没有被固定,也许是因为男人一直显示对所有女人的和蔼,对A子、B子,对谁都示好,对谁都亲切。不像女性那样,具有锁定一个男性、阻止与其他男性深度交往的洁癖性。除去那些杀人越货的“恶男”之外,男人从本质上都有这个毛病,或称自尊心。
然而,男人袒护女人的这种自尊心,却能有效防止自己成为“恶男”。如果这样思考,男人被女人背叛或反之,不是谁不好,而是自作自受。
分手的美学
上次看一种周刊杂志,碰到《分手的美学》这个词。分手有没有美学呢?我对此并不清楚。只觉得反正要分手,希望美好地分手是人之常情。
究竟在分手之时,男人和女人哪一方更残酷呢?或者说,哪一方更干脆呢?我不得不绝对地判定女方优胜。
这并不是对自己的过去被甩泄愤。而是感到:越是客观冷静地看待男女分手,越是觉得女人的分手方式鲜明而具有男性气概。
男人总是装作体面地分手,实际上意志并不坚定,即使骂得痛快淋漓,发誓“再也不想看到你!”。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便出现了那种吃了亏、误了事的感觉,对过往依恋不舍:那个女人,有些地方还不错!
然而,女人分手时可能会哭喊、吵闹,要自杀或者怎么样,但是一旦调整好情绪,找到新的恋情,就不再理睬以前的恋人。就是在路上遇见,不但不会打招呼,而且会昂首挺胸,投以轻蔑的目光。
女性到底为何那样冷酷无情地疏远过去的恋人呢?换作男人,即使与喜欢的女性分手了,要是在哪里见到,打招呼不用说,还可能体贴地询问:“最近挺好吗?”甚至约她去喝茶。如果得手,还会考虑再来一次。要说这是男人的多情,那就算了。男人这种和蔼和不坚决的态度,是男人之所以为男人的缘故,好像也可以归属为一种没有自信的男人性格。与此相比,女人则把界限区分得很好,似乎总会埋头于一个男人并能与之相爱一生。当然也有例外,但终归是例外。
因此,男女相恋,爱的密度是女人比较大。分手则相反,女人立马变得冷酷无情。可能因为这样的理由:只有正确、严格地区分界限,才能忠贞不贰地热恋下一个男人。无论怎样,女人的“喜欢”是绝对的,男人的“喜欢”则是相对的,是比较而言的。分手也以此为标准,女人的分手是真正和完整的,男人的分手则是余兴未尽的。
总之,男女一旦分手,女方跑到别的男人那边去了,即使男方万般恳求,也不会回心转意。在这个方面,女人与男人喜做空谈的浪漫派不同,是地地道道的现实派,如果光为自己打算,以后保持交往,就会碰钉子、出麻烦。
说着分手,仍有点忧心。到底有没有美好的分手呢?女性好像认可“喜欢才分手”这种构思,男性则不然。
经常有男人说得头头是道:“我是个不值得你爱的、没出息的男人。再交往下去,只会使你不幸,虽然都很难过,还是分手吧!”这么说,令人疑窦丛生。
如果只听说辞,好像男人自我否定,高度地评价对方,客观地提出分手。实际上是在绕着圈子谨慎地说反话。要是解析得稍微浅显易懂点,那就是在说“我讨厌你啦”。
这种男人生性怯懦并顾及自尊,很难对原先帮助过自己的女性面对面地说:“我讨厌你!”之所以选取不太残酷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只不过是害怕对方接受不了。
稍微冷静地思考一下,就能明白:自尊心很强、很骄傲的男人,不会对自己非常喜欢的女人说自己不值得爱。假如知道自己不堪,从一开始就不会追求对方。恋爱或许是一场思想斗争,过于相信唯有自己能够使对方幸福,只是一种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