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5/10页)
我觉得男性当中,也有很多人拥有卓越的父亲,但是没有人像女演员那样毫无遮掩地颂扬亲人。
就算对父亲非常喜欢、曾经尊重,也要用客观、冷静的目光来审视,该批判的地方就批判,恰如其分、有条有理地写,况且文章日后要置于众目睽睽之下。女演员也是个相当有胆量的人,半点讽刺和贬低的意味也没有。
问题是,女人为何能够那样厚脸皮地夸奖和赞扬自己的家人呢?
新婚伊始的少奶奶满面喜色、津津乐道地赞扬:“我先生和蔼、亲切,我们很幸福!”表达很率直,实情也许就是这样。但如果面对的是一位单身女性,听着作何感受,就不能再羞涩地控制着情绪说吗?那样沾沾自喜,对人是一种残酷。
无论女人表面上怎样做害羞的动作,均显露出自以为是、厚颜无耻的姿态。男人会有些扫兴,觉得女人口是心非,有点失望。
在这一点上,男人倒是心地淳朴、羞于自夸的人。即使太太是日本第一,也会谦恭地自嘲为“贱内”或“那个家伙”,并不断地感到脸红。
我所说的羞耻心,当然包括谦虚与忍让,不只是遮盖身体、在别人面前低着头这类表面姿势的摆弄。
仔细思考一下,这种不羞涩的厚脸皮,也许就是女人的制胜武器。男人心地淳朴而大度,经常顾及他人的感受,会因时时处处多方注意而感到疲倦,女人则因为无所顾忌而显得有些悠闲和迟钝。也许这种悠闲和迟钝就是令女人长寿而强韧的原因。
女性的羞耻心,似乎又仅限于年轻时的某个时期,将老头儿和老太太与之比较一下,就十分明显。
人一上年纪,做作之态就会消失,本性就会暴露无遗,看看老头儿和老太太的生活方式,就能体现出男人和女人的明显差异。
比如,拿乘电车这事来说,老太太一见人多,会用手拨开人群挤上去,发现还有一个空座,会以老年人难以达到的敏捷动作落座,要是旁边还有空位,会用手拦挡着他人喊:“快来!这边!”会很有气派地把从孙子到儿媳的一家老小叫过来,让他们落座。
假如有人畏惧于老太太这种执着之心而站起来让座,她会首先道歉:“哎呀,对不起!”而那张假装正经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自豪,似乎是在说:我上了年纪,应该!
与此相比,老头儿却文雅得令人心酸,无论多么累,都不会把人拨开抢坐,别人让座也尽量谢绝。一旦体力不支,客气落座,马上想:我真老啦!
如两人同行,老太太则首先机灵地坐下来,喊道:“爷爷,爷爷,这儿空着呢!”老头儿则会谨慎地露出有点羞涩的目光,说:“不用,我站着就行!”
老头儿和老太太所表现出的这种差异,到底源于何处呢?可能是因为他们身处最真挚的老年状态,为所欲为,才客观地反映出男女之间的差异,并给他人带来伤感。
如果说男人懂礼貌且知耻,是很体面的,但体力远不及老太太,又有一种文弱的性格,这种特征怎么也不值得吹嘘。
无论多么体面,人上了年纪,身体就会衰弱,只要公共空间有座可落,就应毫不客气地坐下。没有座位时,要露出长者的风范,找寻可坐的位置,这才符合自然之理。
然而,男人为何那样固执己见、死撑硬抗呢?因为从小就有人给戴高帽子、作鼓励:“为这样的事儿气馁,会让人笑话的。”“你是男人,要学会忍耐!”因此,精神上的羞耻感经常萌生,拼命地钻牛角尖:认为难过也好,痛苦也好,站着才是个男人!
确实,如果说“美哉,孤高的羞耻精神”觉得很好听。一旦与抗拒自然、固执己见和自我陶醉相联系,就会给男人带来多余的精神压力,从而缩短寿命。所以,不能一概地瞧不起老太太的厚脸皮。
老媪与老翁
最近仔细地揣想,觉得老太太的固有姿态象征着人的自然姿态,这种姿态不是指外貌和装束,而是指心迹表现或行为模式。
人在年轻时,往往会有某种程度的虚荣和傲慢,故作某种姿态或装腔作势。其真正的姿态,很难率直地表现出来。比如年轻的女性,总会在喜欢的男性面前,表现出相当反常的热情或动作,献媚或欺骗对方。要说这些骗术,就是名演员也完全比不上。
机警的男人会说这样的年轻女性是“骗子”或“太不像话”。那么,要是换作没有作态而率直表现的老太太,也不能予以称赞。女性过度的敷衍献媚令人困惑,过于直接地原形毕露也使人败兴。
然而,过去那样拘谨、极有羞耻心的青年女性,为何一上年纪就蜕变成了执着、蛮横、没有任何羞耻心的老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