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思求:十月白(第3/7页)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我们的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关于等待的故事,随时都会听到、看到各种不同的等待。有时,也不禁会问自己:是不是爱情中少了等待就不能称其为爱情?但是,如果我们把爱情都消耗在等待的时光里,爱情还能留给我们什么呢?
我这想法,显然是现代人的思维,悲观,自怜又无耐心。在古代,那些爱着的人除了爱,并为爱做能做的一切事,是从来不作他想的。
娥皇女英等丈夫却等到他的死讯,哭出滴滴血泪,染得竹子斑驳了千年;涂山氏为治水不归的爱人守望,生生地将自己站成一座望夫石;尾生为爱人等待,大水来他也要抱着约好的柱子死去,为什么呢?只为让爱人知道,他一直等她到生命逝去。
当然在古时候,并不是所有的等待都带着关乎生死的大悲切,《静女》中男子的等待就显得平淡日常,煞为可爱。
我中意的那个善良美丽的姑娘真是顽皮可爱,她约我到这城头来相会,自己却故意躲藏起来不让我看见,我找她找得真心焦,一边抓头发,一边来回走。
我喜欢那个漂亮姑娘心思纤巧又细腻,她曾经送给我一支小笛子,红彤彤得闪着亮光,真是让人越看越喜欢。
我喜欢的好姑娘真贴心,她去牧场游玩归来,又送给我一颗初生的白茅草,柔嫩嫩的,美得出奇。但也不是因为这白茅草真的很美,只因为这是我的心上人美人送的,里面满是她真切的爱意。
在城门的角楼中,一个男子急火火地赶来,只见他四处张望,搔首挠耳,不断地徘徊,模样狼狈又好笑。原来,他早早来到心上人定下的约会地方,生怕自己迟到,却又遍寻不着他心爱的姑娘,殊不知,是姑娘自个儿躲起来,故意让他找不到。
这首《静女》有着诗经中少有的轻松调调,让人读来耳目一清。这诗中有焦急的等待、欢乐的会面,同时又有幸福的回味。和它比起来,同为等待情人的《邶风·匏有苦叶》就显得苦情得多。
《匏有苦叶》讲的是一个女子等待情郎渡河相见时的情形。这女子同《静女》中的男子一样,神色焦急,只因情人应至而未见。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古时的婚礼都要在隆冬季节举行,这女子的情人要从济水的对岸过来迎娶她。但是眼见快要入冬,河水就要结冰,如果男子再不渡河,就没有船为他摆渡,也就赶不上那结婚的好日子了。
葫芦叶子枯了,正好可以收获葫芦,好让你在渡河时系在腰上。你看这济水的渡口内水的深浅不一。水浅时你用双手提起衣襟就能通过,而水深时你就只好放下衣襟缓缓淌过了。
我看着眼前的济水一片白茫茫,而水边的野鸡正叫得欢,它们正在用歌声吸引自己的伴侣前来。河水涨到最满时,也只能浸到半个车轴,所以你不用担心。
黎明到了,初升的太阳照得草叶上的露珠闪烁出七彩的光芒,我的耳旁响起了大雁们相对的嗈嗈鸣叫,如果你有心想要娶我为妻,就要趁河上的冰没融化前举行婚礼。
河上的船夫不断地对我挥手,问我是否要上船,我只好假装看不见,眼看别人纷纷上船准备渡过河去,只有我还在岸边徘徊,等着你来与我作伴。
虽然情感基调不同,但《匏有苦叶》和《静女》都一样描写了那些清朗明亮的日常风物:彤管、白茅草、泅渡之舟、求偶之雉以及涉水之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常之物,也是天地自然中的平常之物。然而都怀藏着各自温暖的心事,一眼望去便看得这一切都很自然,很美好。
在武侠小说界有“金古梁温”四大侠,他们在剑气满天的江湖恩仇中纵横往来,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温瑞安曾经写过一首很温柔的诗叫《黄河》:
我是那上京应考而不读书的书生,
来洛阳是为求看你的倒影,
水里的绝笔,天光里的遗言,
挽绝你小小的清瘦,
一瓢饮你小小的丰满,
就是爱情和失恋,
使我一首诗又一首诗,
活得像泰山刻石惊涛裂岸的第一笔……
就化身为枯藤松柏吧,
我有更长而倦的守望,
在许多敬佩与不敬佩的目光中,
你的了解更是抹不去的一笔。
我十分喜欢诗中的这一段,也一直觉得那上京应考而不读书的书生和《静女》的男子有着同样的痴和憨。我们都会为爱情做各种的傻事,但是面对爱情,我们却无须排击什么,无须标榜什么,只要心中存一点挚爱,一点温柔,爱情就会和我们眼前的景致一般天经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