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番 瓶长 玫瑰十字侦探的郁愤(第9/62页)
“哦……”
“而且瓮这一类的东西,就算买新的,也要不了多少钱,作为旧货的需要也不多。其他种类的道具就算有些磨损,还有其他用途,但瓮一旦破了就没用了……不过这个情况,国内的行情应该不怎么重要。反过来的情形倒是有的。”
“什么意思?”
“外国人的价值观又是另一回事。有可能发生国外的风评影响了国内的流通行情的事情。若是在国外的知名拍卖会上标出高价,国内的身价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是这样吗?”
“是啊。现在壶与瓮的确不像花器和茶碗那样受到珍视。我刚才也说过,我国的书画古董,价值有着与茶道、花道辅车相依的一面。但是放眼海外,绝没有这样的情形。博物学式的志向与艺术性的价值判断,基准原本就不同。若是从不同的基准去看,不管是便器还是木屐,都具有十足的价值。事实上,壶和瓮似乎也开始受到瞩目了,重点就在于是不是上品。”
“难道送给对方的是粗劣品吗?”
“不,榎木津前子爵这样的人,绝不可能送粗劣品给别人。而且对方是他国的要人,再加上又是赔礼……他一定送出了相当高级的上品。在金额方面也是相称之物——不,应该送了价格更胜于原本物品的货色才对。”
“那……”
“一定是喜好问题。”中禅寺说。
“喜好?”
“嗜好,不是孰好孰坏的问题。如果那个人热爱青瓷,或许不懂得信乐烧的好。不过,也并非没有可能是前子爵交代的赠礼负责人看轻人家了。”
“负责人觉得反正东南亚的人不懂陶瓷?”
“没错,但是绝没有什么东南亚的人就不懂陶瓷这种事的。日本人之中,还有不少人摆脱不掉战时的殖民地政策思想。若是到现在还自以为是亚洲的盟主,真可以说是傲慢到家了。我国只不过是亚洲的一部分罢了。就算有文化差异,也没有优劣之分。然而却有人只听到南方,就兴起文化水平低落的错觉,实在伤脑筋。像是青瓷,越南等地也生产得十分兴盛。泰国有座叫沙旺卡洛的窑址,也生产出色的青瓷,伊斯兰文化圈也有青瓷生产。虽然对方的基准可能不同,但不可能不懂好坏……”
中禅寺说完后,叼起香烟。
“……不管怎么样,对方不满意就是了。可是……这么一来,也不是只要是青瓷的瓮,什么都好吧?”
“听说……是要砧青瓷。”
“哎呀……”夫人吃惊地出声。
“那果然很珍奇吗?”我问。
中禅寺皱起眉头:
“虽然我也是以贩卖旧货为业,但我是旧书商,对古董完全是门外汉。可是砧青瓷的话,据说也有国宝级的名品,有些东西甚至要价百万以上。换句话说,不是随随便便就找得到的。”
“这样啊……”今川没问题吗?
“原来砧青瓷这么昂贵啊。”
“不过,如果只是看起来像砧青瓷的青瓷,应该没那么贵吧。但真货可能就价值不斐了。”
“你是指……假货吗?”
古董似乎都一定会有赝品。
我记得叔父以前也曾经受骗,买到某某大师的挂轴赝品,气得跳脚。中禅寺轻描淡写地说:“的确,赝品似乎不少。”
“有那种看起来是青瓷,其实不是的瓷器?”
“我不是说那种假货。一样是青瓷。”
“我不懂。”
是太深奥,还是我太笨?而且我连青瓷是什么样的东西都不晓得。正在倒茶的夫人看到我纳闷的模样,微笑着说:“那儿的香炉也是青瓷。”
我闻言朝那儿望去,主人背后的壁龛堆积如山的书本上,十分随便地压着一个香炉。
那是个淡翠绿色的香炉,质地光滑,仔细一看,上面有着细小斑驳的花纹。
看起来很高级,可是摆得很随便。看样子是拿来代替文镇,用来压着薄薄的线装书,好不被风吹开。
“砧青瓷刚好就是那样的色泽。”夫人说。
“哦,那么……这也很昂贵喽?”
“不,五十元有找。”
“那它是假货吗?”
“不是。”
夫人看着香炉,笑吟吟地说:
“那个香炉是在清水买的。色泽看起来很美吧?青色相当深邃,颜色真的就如同砧青瓷……所以我忍不住买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