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恶俗的日常事物(第19/26页)

我们不该忘记华盛顿肯尼迪中心天花板上的裂缝(花了 400 万美元修复),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林登·约翰逊图书馆那矫揉造作、富丽堂皇的大理石墙板却是不合格的(检查发现是灌浆时混入了别的东西)。在奥尔巴尼市75那个风格夸张的洛克菲勒购物中心里,汽车大楼的大理石外观也出现了类似的灾难,这一灾难引发了一场 2500 万美元、针对总承包商和设计师的诉讼。此类灾难中最为著名的,还属波士顿 62 层高的约翰·汉考克大厦的玻璃外墙。直到有几块玻璃墙板掉下来,严重威胁到楼下的行人时,大楼管理人员才发现玻璃不够结实,于是花费 800 多万美元替换了所有的一万多块玻璃。接着,他们发现这幢大厦还需要一些额外的支撑物以抵御强风,因为它会在风中不祥地摇摆,这又花费了 1750 万美元。这类事情引发的诉讼数量之多、涉及金额之大,以致只有律师才能从中获利。汉考克大厦起诉了玻璃公司、建筑师(著名的贝聿铭先生)和承包商,这些人又起诉了别的人。据估计,所有诉讼费用超过了 1 亿美元。

业内领先的结构工程师保罗·魏德林格76用“自鸣得意”一词来形容那种自以为毫无问题、却造成惊人后果的态度。懒惰、无知、缺乏想象力,再加上自鸣得意,恶俗要求的所有条件就都具备了。这些频繁发生的灾难被轻易地归咎于“天气”,实际上却是由潜藏在背后的幼稚的乐观和商业欺骗所引发的。在《财富》杂志上,沃尔特·麦奎德77引述了一名建筑师的话,该建筑师将某个灾难的大部分责任归咎于生产商提供了不正确的产品说明书。麦奎德说:“他们认为一堵墙只要能顶住时速 42 英里的风力,就说明性能很好了……但我们都知道,美国几乎所有城市都会不时刮起时速 70 英里的大风。这真是一个悲剧性的笑话啊。”这一观点最近有了一个很好的注脚:在一场“出人意料”的大风中,一栋教学楼的墙倒了,砸死了数名儿童。

鉴于我们在钢铁生产领域有长久的经验,美国的冶金技术看来似乎是我们的强项之一。人们或许会认为,我们用在建筑上的螺栓一定是全世界最好的。大错特错!堪萨斯城肯珀室内体育馆屋顶的坍塌,部分原因就是悬吊架上的螺栓不合格。还是在那个不幸的城市,螺栓的不合格还间接地导致了凯悦摄政饭店大厅上方那条卖弄的走道的坍塌,这一灾难造成了 114 人死亡。没有人会想到,由于一枚将喷气式引擎固定在机翼上的螺栓有缺陷,最终导致了 1979 年芝加哥一架 DC-10 客机的坠毁。这起事故对图书销售行业而言是一场灾难:273 名遇难者中,有许多人是前往西海岸参加一个出版商会议的。

这类事故的频繁发生对新闻工作者而言也很不幸。如果他们的文字处理机能一下就打出“坍塌”这个词,而不必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打,那就比较节省时间了,因为这个词在新闻中出现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

· 得克萨斯州布朗斯维尔:“一栋建筑的屋顶坍塌,至少造成 11 人死亡。”

· 纽约市:“三十街的一栋建筑坍塌,造成地铁和火车停运,10 人受伤。”

· 西弗吉尼亚绿岸78:“巨型望远镜坍塌,美国太空探索事业因此受到极大的挫折。”

· 田纳西州科文顿:“一座桥梁坍塌,造成 7 人摔死。”

· 加州长滩:“无人知晓是什么原因引发了 7 月 2 日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独奏厅的坍塌……当时大厅里空无一人,120 吨重的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砸向地面,砸碎了两架大钢琴。”

废墟”是新闻报刊印刷中另一个很实用的铅字,看看下面这段图片说明:

昨天,一块 20 吨重、耗资 120 万美元的记分牌在被吊向顶棚的过程中坠落……成为一堆废墟,躺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体育馆的地板上。这座体育馆是新建的,耗资 5200 万美元。

混乱”也是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的词:

为航班乘客服务的电脑陷入混乱

1989 年 5 月 13 日。全国最大的航空机票预售系统……昨天不慎死机近 12 小时,使全国约 1.4 万家旅行社的运营陷入混乱。

将汽油桶埋在加油站的地下,将洗涤剂埋在干洗店下面,真是了不起的创意啊。这样就能完全避免地上存储可能产生的危险,这些东西存储在地面上的话,一星火花或一根点燃的火柴都有可能引发爆炸。然而,在南加州,由于人们没有料到这些埋在地下的汽油桶会不可避免地生锈,并被腐蚀,结果导致了大范围的饮用水污染。《洛杉矶时报》上还有几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