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16/16页)

注212张寿椿的曾祖父是清朝军机大臣那桐的弟弟那昌,参见拙著《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上)张寿椿的口述。

注213骑河楼街位于故宫东侧,呈东西走向。东起北河沿大街,西至北池子大街,南与骑河楼南巷、智德北巷相通,北与骑河楼北巷、草垛胡同相通。

注214《满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下册),11页。

注215《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反映清末山东一带的社会生活面貌。作者刘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

注216震钧姓瓜尔佳氏,但汉名为唐晏,很可能后人就以唐为姓了。

注217百度百科介绍如下:蒋豫图(1913—1993),河南开封人,汉族。193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9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48年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修,获硕士学位。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工作至1993年4月3日病逝,毕生致力于教学和流行病学研究。军事医学科学院一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流行病学专家和军事医学专家。

注218所谓穿“瘦鞋”,是因清代八旗妇女例不裹脚,但受民人缠足的影响,也会用布将脚尽量缠紧,不让双脚尽其天然地发展,只是不像民人妇女那样在幼年就强行将脚趾折断而已,这样穿的鞋就比天足的鞋瘦,即为“瘦鞋”。可知在审美观上,旗人其实也是以小脚为美的,但囿于清政府严厉的禁令,也为了生活、劳动和穿着旗人特有服饰时方便,便采取了这种折中的方式,我在辽东做田野调查时所见这一现象比比皆是。参见定宜庄与郭松义等著《辽东移民中的旗人社会:历史文献、人口统计与田野调查》,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134、135页。

注219八里庄小学在海淀区南部,即现在首都师范大学附中附近。郑王老坟也在此地。

注220此表系袁熹教授提供与我,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