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是战斗让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第19/19页)
这次战争没有给罗马带来任何利益,相反,米特拉达梯六世得到了土地,提高了自己在小亚细亚地区的威望,加强了在这一地区的地位和影响。这就决定着米特拉达梯六世将来还可能挑战罗马的霸权。
果然,米特拉达梯六世在镇压了国内起义和稳定局势后,又继续积极备战。他囤积粮草,大量招募欧洲的蛮族人,按罗马军的编制重新组建了一支有14万步兵、1.6万骑兵的军队。同时,他还积极展开外交攻势,扩大与邻近国家和部落的联盟,甚至与罗马驻西班牙总督塞尔土里乌斯以及地中海海盗订立盟约,共同对付罗马。这真所谓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人对付罗马!
公元前74年,死去的比西尼亚国王尼科梅德斯三世在遗嘱中将自己的王国赠给罗马。米特拉达梯六世害怕罗马势力在小亚细亚的扩展会威胁本都国,就以保卫比西尼亚王位为名,进军比西尼亚,向罗马正式宣战。这一次,本都军由米特拉达梯六世亲自指挥作战。
本都军海陆并进。在卡尔西顿会战中,本都军消灭了3000罗马兵,打败了罗马驻比西尼亚总督科塔。随后,本都军进入罗马亚细亚行省,占领了赫勒斯滂沿岸大片土地。此时,前来迎战本都军的是罗马统帅鲁库鲁斯指挥的3万步兵和1600骑兵,驻扎在基齐库斯城。米特拉达梯六世指挥本都军乘胜围攻基齐库斯城。但是,米特拉达梯六世犯了一个致命错误,导致本都军功败垂成。
令人惊讶的是,他犯的错误与当年阿基拉斯犯的极其相似。米特拉达梯六世轻率地将军营扎在一个被山河环绕、交通不畅的地方。鲁库鲁斯看到战机,趁机派兵切断了本都军的补给运输线,进行反包围,并击退本都军的多次进攻。
不久,寒冷的冬季到来,本都军闹起饥荒,许多人饿死,活着的人也以野草充饥,甚至出现吃人的现象,瘟疫也开始流行。
看到无望扭转局势,公元前73年,米特拉达梯六世弃军逃走,本都军主力被消灭殆尽。罗马军再次以少胜多,并乘势恢复亚细亚行省和比西尼亚,攻入本都国内。
不过,米特拉达梯六世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惨败是由于重复了阿基拉斯犯的错误,也没丢失自己的雄心壮志。公元前71年春,他率领刚刚拼凑起来的4万步兵、4000骑兵发动反攻,但再次被鲁库鲁斯击败,被迫逃往亚美尼亚。
鲁库鲁斯意识到扩张领土的机会来临,立即率领罗马军紧追不舍。亚美尼亚国王提格累尼亚二世拒绝交出米特拉达梯六世。罗马军趁机攻入亚美尼亚,打败了亚美尼亚军。米特拉达梯六世和提格累尼亚二世慌忙逃走。
由于罗马士兵对苛严的军纪和长期远征不满,为避免内讧,鲁库鲁斯下令停止进攻。几乎同时,罗马民主派得势,罢免了鲁库鲁斯。米特拉达梯六世趁机组织军队反攻,夺回了本都。罗马刚刚占领的亚美尼亚和本都又丢失了。
公元前66年,罗马元老院授权庞培统率12万步兵和4000骑兵,在追剿海盗后再与本都作战。庞培进攻本都时,拿出罗马人最擅长的战术——断其粮道。因缺乏食品,米特拉达梯六世被迫率军突围。庞培挥军追击并大败本都军。
米特拉达梯六世再次逃往亚美尼亚,但提格累尼斯二世拒绝接纳。他只好经科尔奇斯逃到博斯普鲁斯。在那里,米特拉达梯六世处死了与罗马结盟的儿子,控制了博斯普鲁斯。
这时,米特拉达梯六世仍企图联合蛮族,越过阿尔卑斯山,突入意大利,进军罗马。为准备远征,他横征暴敛,引起人民不满,各地不断爆发起义。公元前63年,他的儿子法那西斯发动兵变。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69岁的米特拉达梯六世害怕成为罗马俘虏,自杀。法那西斯将其尸体交给庞培,罗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结束了战争。本都臣服罗马,成为罗马的属国。米特拉达梯六世虎口夺食的侵略战争到此结束,而罗马也在战争中培养了几个军事巨头,为从共和国走向帝国做好了准备,其注意力也转移到内战上了。罗马大规模侵略战争到此也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