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帝国复兴梦,东罗马悲乎,幸哉(第20/33页)
在此前的东罗马和阿拉伯战争中,阿拉伯取攻势,东罗马取守势,东罗马军作战的目的是生存,阿拉伯军作战的目的是消灭对方。而阿米苏斯决战后,阿拉伯和东罗马在战争中的位置发生了根本改变。东罗马在随后的公元867年,建立了强有力的马其顿王朝,在军事上采取攻势,军事行动以赶走和消灭阿拉伯军为目的。而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由于国内阶级斗争、政治斗争、教派斗争日益激化,已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在阿拉伯帝国广阔领土内,出现了无数相对独立的小王国,阿拔斯哈里发的地位名存实亡。阿拉伯哈里发失去对地方的绝对控制,地方分为小王国,这对东罗马来说,正是一一将其攻破、收复失地和扩张领土的绝佳机会。
于是,东罗马开始进攻和“光复”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公元872年,时任东罗马皇帝瓦西里一世成功地镇压了坚守于小亚细亚多年的反政府农民起义,解决了后顾之忧,进而向幼发拉底河流域扩展。东罗马军虽然未能占领马拉提亚要塞,但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回了萨摩萨塔和兹巴特拉,并控制了陶鲁斯山脉的边缘地区。这是东罗马多年来少有的强力反弹的象征。
随后,瓦西里一世积极向海上发展,欲夺回已被阿拉伯人控制的地中海制海权。公元875年,他派兵占领南意大利的巴里,在地中海上占领了一个立足点。不久,瓦西里一世又利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易二世与意大利贝内文托王公的矛盾,成为贝内文托的宗主。此外,他还打败阿拉伯军对达尔马提亚、希腊和伯罗奔尼撒沿海的进攻。不过,瓦西里一世没实现其收复西西里的计划,只是攻占了塔兰托和卡拉布里亚等南意大利城市。
后来,尼斯福鲁斯二世继位为东罗马皇帝,多次兴兵进攻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公元965年,东罗马舰队夺取塞浦路斯,从而为进军叙利亚铺平了道路。公元966年,尼斯福鲁斯二世发兵攻占安条克,但未获成功。直到公元968年,尼斯福鲁斯二世才重回叙利亚,并沿岸南下攻取了一个又一个要塞。公元969年,东罗马军攻下了安条克。几个月后,阿勒颇的埃米尔——赛费·道拉被迫乞和。至此,东罗马收复了叙利亚一部分领土,另一部分则承认东罗马的宗主权。
公元974年,东罗马军继续南下,占领大马士革,但在耶路撒冷城下被埃及法蒂玛王朝的军队击退。东罗马军南下受挫,双方的边疆在这里较长时间地稳固下来了。
公元995年,东罗马属叙利亚的汉姆达尼德人遭到埃及法蒂玛军队的攻击,向东罗马求援。时任东罗马皇帝瓦西里二世又进入叙利亚战场,并大胜而归。公元999年,东罗马与进入西亚的埃及法蒂玛王朝缔结10年和约。东罗马的边界在近东扩展到幼发拉底河和北叙利亚一带,夺回了三百多年前被阿拉伯帝国占领的领土。
此后,东罗马人和阿拉伯人争夺的重点就转移到地中海上了。此前,阿拉伯人陆续占据地中海上的一些重要岛屿和港口,掌握了地中海的制海权。阿拉伯帝国瓦解后,小股海盗匪帮在地中海上横行霸道,对地中海贸易形成了巨大威胁。10世纪以后,东地中海航海城市威尼斯崭露头角,决心控制地中海东方商路,开始与阿拉伯人争雄。10世纪末,威尼斯人击败盘踞于亚得里亚海达尔马提亚沿岸的阿拉伯海盗,攻占了重要的海盗基地库尔佐拉和拉古斯塔,但没能制止阿拉伯海盗在亚得里亚海继续称霸。而同时受阿拉伯海盗之苦的拉古萨人则选择与东罗马结盟,在亚得里亚海上与阿拉伯海盗进行长期的战争。
1032年,双方的联合舰队在亚得里亚海大败阿拉伯海盗。1034年至1035年,这支舰队继续在地中海作战,在安纳托利亚和北非海岸给阿拉伯海盗以重创,从而保证了地中海贸易区的安全。此时,阿拉伯人对东罗马人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
东罗马似乎迎来了几百年来难得的春天,似乎恢复被阿拉伯帝国占领的领土指日可待。但是,东罗马当年打败萨珊波斯的历史结局再一次重演。东罗马花费几百年,九死一生终于赢得了对阿拉伯人的胜利,有希望收复失地、实现复兴罗马帝国的梦想,但东罗马却又不得不反击来自东边的突厥人以及西部诺曼人的入侵。这似乎又在强调“东罗马是悲催的,同时也是非常幸运的;东罗马是幸运的,同时也是非常悲催的”——屡屡遭强邻侵扰,屡屡遇到好运,打败强邻,却又不断出现新的强邻。或许,这就是东罗马的历史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