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帝国复兴梦,东罗马悲乎,幸哉(第23/33页)
面对严峻的形势,1067年,东罗马摄政皇太后欧多西娅选武官罗曼努斯·狄奥吉尼斯做丈夫,并于1068年让他当上皇帝,史称罗梅纳斯四世,与成为欧多西娅儿子的东罗马皇帝迈克尔七世·杜卡斯成为共治皇帝。皇太后下嫁,并将新丈夫册立为共治皇帝,显然是为了保住东罗马江山,与塞尔柱人进行决战。
罗梅纳斯四世也明白肩负的责任。他立即组织军队抗击塞尔柱人的侵略。当时塞尔柱人入侵仍属小股部队的骚扰性劫掠,还未形成大规模军团作战。1068年,罗梅纳斯四世亲自率领东罗马军从卡帕多细亚南下拒敌,在北叙利亚获得了一些进展。1069年,罗梅纳斯四世又率军进入亚美尼亚。但面对众多的小股侵扰军队,罗梅纳斯四世很难获得决定性胜利,于是决定将战争引到东方去。
1070年,罗梅纳斯四世派曼纽尔·科穆宁率军东征,收复东罗马失地,继而向塞尔柱国内进攻。这是他们先祖当年在围困之中打败萨珊波斯的方法,罗梅纳斯四世希望这次也能实现类似的目标。不过,曼纽尔·科穆宁率军东征不甚成功,最终还导致东罗马军要塞——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曼西喀特落入突厥人手中。
见东罗马军东征,塞尔柱帝国苏丹阿尔普·阿尔斯兰决心把分散的突厥人联系在一起,寻机与东罗马人决战。为了争取时间,他向罗梅纳斯四世提出和谈。但是,罗梅纳斯四世不想与塞尔柱突厥人妥协。他继续发动了4次攻势,想夺取曼西喀特城和附近的基拉特,作为向塞尔柱人进攻的基地。
1071年春,为军队筹足给养后,罗梅纳斯四世率军向亚美尼亚边境重镇曼西喀特城进攻。当时,罗梅纳斯四世率领的军队号称10万,但军队成分十分复杂——有自卡帕多细亚和弗里吉亚临时征募的后备军;有来自欧洲东罗马属国及同盟国的军团,如马其顿人、保加利亚人和乌齐人、摩尔达维亚人等;还有西方的法兰克人和诺曼雇佣军。其中,乌齐人及摩尔达维亚人属突厥种族。除了那些蛮族将领外,还有罗梅纳斯四世的政敌,已故皇帝君士坦丁十世·杜卡斯的侄儿安德罗尼卡·杜卡斯。安德罗尼卡的父亲约翰·杜卡斯是皇位觊觎者之一。因此,罗梅纳斯四世率领的军队虽然数量不少,但军心不整,军士成分复杂,统军将领不齐心,而这些弱点决定了罗梅纳斯四世最终会失败。
1071年夏,罗梅纳斯四世率军进入西亚美尼亚首府狄奥多西城,并由此兵分两路,分别向基拉特和曼西喀特进发。罗梅纳斯四世亲自率主力军攻取曼西喀特后,欲与攻向基拉特城的军队会合,便派出一支军队先行,以援助进攻基拉特,最终一举攻下了基拉特。
议和建议被拒绝,塞尔柱帝国苏丹阿尔普·阿尔斯兰迅速集结军队,自叙利亚北上迎战。这时,塞尔柱军有4万左右。他们迅速抵达基拉特城外时,守城的东罗马雇佣军闻讯向西溃逃。于是,塞尔柱兵马顺利通过基拉特城,继续北上。
由于情报传递不及时,东罗马皇帝罗梅纳斯四世不知道镇守基拉特城的雇佣军已溃逃,也不了解塞尔柱人的确切行踪。在完全不明敌情的状况下,东罗马军与塞尔柱军相遇在曼西喀特城外,并爆发了大决战。这场大决战事先都没精心准备,是纯属意料之外的,全靠双方的战斗力比拼。
1071年8月19日,两军在曼西喀特城外交战。东罗马军多是重步兵和骑兵,因出征仓促,训练不足,军队成分又很复杂,战斗力并不强。塞尔柱军虽然人员不占优势,但他们以轻骑兵和马弓手为主,动作灵活,弓箭射程远,杀伤力强。
战争开始时,东罗马军处于攻势,塞尔柱军处于守势。东罗马军一路冲杀,塞尔柱军且战且退。到天暮时分,罗梅纳斯四世突然发现情况不妙,唯恐有诈,遂下令回师。塞尔柱军见时机已到,立即停止后退,派出马弓手猛攻东罗马军的后翼,迫使东罗马军反身还击。战场上的局势很快出现逆转。
在关键时刻,东罗马后卫指挥官安德罗尼卡不仅不率军奋力作战,还别有用心地散布东罗马军已失败的谣言。东罗马军军心动摇,负责保护的东罗马军两翼和后卫迅速瓦解,中军孤立无援,阵势大乱。塞尔柱军趁机大举反攻。东罗马皇帝罗梅纳斯四世受伤被俘,不得不签订屈辱条约。
条约规定:东罗马皇帝罗梅纳斯四世可以回国,但要因此向塞尔柱人交纳赎金;东罗马从此要保证每年向塞尔柱人纳贡;东罗马还须承担全部释放塞尔柱人战俘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