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帝国复兴梦,东罗马悲乎,幸哉(第24/33页)

此条约虽然没有提出割让领土的要求,但随着东罗马军全线溃败,东罗马已丧失了保护亚美尼亚和小亚细亚的能力。塞尔柱人也没必要为一块无人保护的领土来提什么要求。

不过,这一条约并没有得到贯彻。罗梅纳斯四世失败后,东罗马另一个皇帝迈克尔七世在贵族支持下,宣布废黜罗梅纳斯四世的皇帝位。这就意味着罗梅纳斯四世签署的条约,对东罗马是无效的。而罗梅纳斯四世未及回到君士坦丁堡,就被对他不满的人刺瞎双目,没多久便悲惨地死去了。

东罗马不承认条约了,作为曼西喀特会战的胜利者阿尔普·阿尔斯兰,按道理说应该会武力逼迫东罗马承认条约,但他还没来得及召集大军教训东罗马,就于1072年辞世。于是,曼西喀特会战后签订的条约不了了之,即行废止。

塞尔柱人也不恼怒,没有条约,他们就更加肆无忌惮地抢劫、蹂躏小亚细亚,并在小亚细亚定居,使那里逐渐突厥化。1077年,塞尔柱帝国奉命管理小亚细亚的统帅苏莱曼·伊本·欧特鲁以小亚细亚的首府尼西亚为核心,建立罗姆苏丹国,正式在小亚细亚建立突厥人的统治。

从此,罗姆苏丹国在小亚细亚不断向外扩展,很快夺取小亚细亚腹地著名城市伊科尼昂,其统治区域北起黑海,南抵地中海,而西部也处于不断扩张的发展中。从此,罗姆苏丹国成为东罗马的心腹大患。

阿尔普·阿尔斯兰死后,他的儿子马立克沙继任苏丹。塞尔柱帝国进入繁荣期。1091年,马立克沙把首都迁到巴格达,在聚礼日(主麻日)祈祷中,将苏丹的名字与哈里发并列。而到此时,塞尔柱帝国的版图东起中亚并与中国接壤,西至叙利亚及小亚细亚,南达阿拉伯海,北至基辅俄罗斯边境,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封建帝国。

不过,塞尔柱帝国繁荣时期并不长。1092年,塞尔柱帝国苏丹马立克沙和尼扎姆·穆勒克(塞尔柱王朝著名政治家,伊斯兰学术文化的赞助者,苏丹马立克沙的首相,掌管着塞尔柱帝国的实权)相继逝世后,王室诸子争位,皇族内讧,各地军事封建主割据称雄,伊斯玛仪派(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主要支派之一)的阿萨辛支派在波斯和叙利亚占据许多堡寨,出击王朝军队,进行暗杀活动,从而使塞尔柱帝国开始解体,罗姆苏丹国在小亚细亚独立。

与此同时,塞尔柱帝国分裂成以巴格达、大马士革、科尼亚、摩苏尔、迪亚巴克尔等城市为中心的许多小塞尔柱苏丹王朝。各王朝间相互混战,削弱了抵御外敌的能力。

好运气又降临到东罗马身上了。东罗马乘机向安纳托利亚发动反攻。1096年,来自欧洲的第一次东征的十字军进入小亚细亚。东罗马利用这支十字军顺利收回了安纳托利亚的全部西海岸,把罗姆苏丹国限制于小亚细亚内陆。

1110年前后,塞尔柱人再次攻打到博斯普鲁斯海峡附近。东罗马皇帝阿列克修斯一世认真地组织了反击。自1110年至1115年,他几乎年年派兵去小亚细亚进攻塞尔柱人,战绩显著。

1116年,阿列克修斯一世在安纳托利亚半岛中西部的菲洛米利昂赢得了一次声名显赫的胜利,迫使塞尔柱突厥人议和。在1117年签订的和约中,塞尔柱人放弃安纳托利亚整个沿海地区(北部、西部和南部),并且从此退至安纳托利亚东部,以通过锡诺普、安卡拉及菲洛米利昂的一条线为双方的东西边界。这是东罗马历史上少有的一次胜利。

阿列克修斯一世死后,他儿子约翰二世继续同塞尔柱人作战。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统兵作战才能,把东罗马东方的边界推进至小亚美尼亚(即西里西亚地区),向南则与十字军占领的安条克公国接壤。

在接连取得胜利后,约翰二世信心十足地率军进攻幼发拉底河流域,想在那里重树东罗马的权威。不过,他没有机会实现愿望,因为在1143年于西里西亚山中举行的一次狩猎活动中,他中毒箭死了。由于阿列克修斯一世和约翰二世顽强抵抗,塞尔柱人势力遭到了沉重打击,再也无力对东罗马组织具有战略意义的进攻,只能在边界上袭击和劫掠而已。

1143年,约翰二世之子曼努埃尔一世继位。曼努埃尔一世自幼崇尚西方文化,成年后娶了安条克公国公主为妻,特别喜欢结交那些近东的十字军国家的贵胄,乐于干预西方,特别是意大利的琐事。在他继位不久,近东形势恶化。塞尔柱人乘虚而入,不断向小亚细亚西部发展。

刚开始,曼努埃尔一世没大规模抵抗塞尔柱人的军事行动,只是修复和建立了不少防线,以制止他们进军。塞尔柱人步步为营,不断蚕食小亚细亚西部。1147年,曼努埃尔一世率军攻打罗姆苏丹,直取苏丹国的心脏伊科尼昂。但是,他在城外听到塞尔柱人有援兵到来的消息后,立即纵兵在城郊抢劫一阵,然后迅速撤离,根本不敢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