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书札卷十三(第8/13页)

——伪侍王、辅王二股若分支由婺源窜乐平,左军拦头迎击,张军由尚溪口跟踪追剿,应由凯章兄派人将尚溪口、婺源路径一一看清,并派人预先于中途坐探。如窜乐平之贼不满万人,则左军自足了之,张军不必追剿。

——左、鲍、张老营暨祁门老营均须深沟高垒,多储米粮子药,为坚守之计。如附近二百里有贼,均可派队出打行仗。打行仗之法,或带锅而不带帐,或老营煮饭挑送,皆可。

复胡宫保 咸丰十年十月二十八日

左帅来祁已两日,精悍之色更露,议论更平实,脑皮亦更黑。侍于皖南、业已办理不善,然退张而进左,差足下对皖人,上对圣主,即或难期速效,鄙心亦自无憾。惟皖南必须三支劲旅,侍到淮扬亦须有一支偕行。现仅鲍、左、张三支,陈镇大富一支,闻弁兵皆不甚得力,始终欠此一支,侍不克迅图东行,实深焦灼。

致王子槐 咸丰十年十一月初一日

徽州数年以来,幸得安谧。国藩新接防务,李次青观察莅任八日,遽遭此变,使珂乡罹此浩劫,鄙人办理不善,且愧且愤。宋滋久侍讲现带安勇与鲍、张两军协剿,日夕谋克休、歙两城,奈伪王三人,环聚徽境,贼党过多,难遽得手,实深焦灼。

复胡宫保 咸丰十年十一月初二日

惠书,敬悉一切。权不可预设,变不可先图,自是至当之论。大抵平日非至稳之兵,必不可轻用险着;平日非至正之道,必不可轻用奇谋。然则稳也,正也,人事之力行于平日者也;险也,奇也,天机之凑泊于临时者也。敢以质之左右,有当万一否?

桐城之捷,此间得见探报,粗知大概。战事尚无所闻。左帅来祁已四日,其部下自安仁大捷后,至今尚无续报,若再不扎屯溪,此路贼必生心,可虑之至。

九舍弟仰承明教,尚知钦感。我公实能以善养人,不仅以善服人,故才气之士易于服化,敬谢,敬谢。

复杨厚庵 咸丰十年十一月初三日

惠缄具悉。陈镇饥疲之军,须稳当行去,以固其气,良为至论;已批令暂扎东流,不必进扎香口。俟江西解到饷项子药,再行酌调。至全军尽移祁门,则可不必。祁门地势极窄,现在兵力尽足,不可再添。建德普军殊不足恃,必仗陈军在东流,庶建德得唇齿之依,无意外之虞。祈嘱陈镇军单骑来此一会,队伍概不必来。渠三月解围之案及秋月守城之劳,可开单由敝处具奏请奖。

陈镇军营制不甚妥叶,请阁下就近指点,令其改依楚军营制。敝外新刻营制、营规,兹发去十本,烦转交陈公,令其照改。

复欧阳筱岑 咸丰十年十一月初三日

昨接惠缄,尚未奉复,深为系念。弟于中丞向未识面,碍难关说。应请阁下扁舟东来,枉过敝营,聊借子猷雪夜之访,以为张俭北海之行。

来示谓近年畏事避谤,与官中绝无交涉,果尔,则不久当有代为剖雪者。阁下昔年舌端或有弹射,笔端亦颇刻酷,苟祸生有胎,则亦不可不自省而敛抑也。

复胡宫保 咸丰十年十一月初七日

初五日夕闻普营危急之信,派队往援,限初十日赶到,不知能坚守待援否。两日焦灼万分。今早闻陈镇军在东流打仗获胜,为之一慰。东、建唇齿,相去仅五十里,普军或可保全。又闻多、李二公大获胜仗,北岸得手,南岸亦为气王。然安庆不克,北岸之兵仍不可薄,防仍不可弛。狗逆虽暂退,不久又当来援。南岸再勉支数月,以待北岸怀、桐之成功可耳。左帅自祁还景镇。渠部下新克德兴、婺源两城,锐气可用,将来当成一劲军也。

致左季高 咸丰十年十一月初七日

接禀报:建德已失守。查建德入江西有三条路:一由彭泽上湖口,一由石门至饶郡,一由桃树店至景德镇。其湖口一路,弟已札竹庄二营前往守城,不知赶得及否?其石门一路,应请阁下派千余人在彼防守。其桃树店一路为祁门与景德镇二处所必争,应请阁下派劲旅迎头击剿,而弟处派人追击其尾。若贼据建德不动,即请贵军进击。其米粮、子药半由祁门送桃树店,半由景镇送去可也。阁下卓裁行之。

复吴子序 咸丰十年十一月初八日

前接惠缄,裁复少稽。弟自渡江而南,洎乏善状。鲍镇尚未到皖,而宁国已失;次青甫经莅任,而徽州旋陷。不特不能提师赴苏,慰三吴父老之望;即皖南几无立足之地;又有南赣股匪飘忽北来,连陷河口、德兴、婺源;经左军屡击获胜,甫得一慰,而普镇又有建德之挫,城池失陷。一波未平,一波忽起,真有应接不暇之势。贵郡得黄太守婴城固守,遂得保全,良堪欣慰。弟入夏以来,公事日多,久荒书籍,道味日减,有退无进,常用悚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