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北洋时代(第6/7页)

你刚才没有仔细听,我只讲两个半小时,不会重复你小学到中学已经学过的所有内容,没有必要。我刚才有讲,为什么当时会乱,“除了军阀当时本身的战争外”。不是我不承认,而是可以忽略不讲,我讲了,当时战争的影响不是那么大,所以经济发展还是一直前进的,同时还是真正让民间资本唱主角,真正实行自由的市场经济,才有一开始我讲的经济方面的成就。

6.您对北洋时期的普通民众的思想状态怎么看,比如鲁迅笔下麻木愚昧的人物能代表那时的国民吗?当时那些底层民众的思想状态怎样影响了历史?

答:过去我们受到的教育,都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能批评。那样错了。我想,一个合格的国家是让公民不受干扰、自由自在生活的国家,政府只管自己的事,不要去干扰普通民众的生活,私生活领域更是,那就是合格的现代社会。作为文学家或思想家,可以从自己的立场批判各种社会现象,比如鲁迅当时批判国民性,你想,当时的所谓的知识阶层和领袖精英的水平都那么低,怎么能埋怨百姓不懂这个。其实是你带错路了,采取的决策就不对,不符合社会的方向。另外,任何时候都有社会分工,政治就是一个职业,应该让一部分人去管,但公民应该有权利有责任管住这些政治家,通过投票决定是不是相信。他只关心自己是非常正常的。假如去调查社会也是这样,公民最关心我的职业我的生活,这是公民最正常的状态。你可以批判他麻木不仁不关心国家,但他非常清楚某个官员是不是真心实意为他服务,他这个觉悟很高。提高到政治学的理论,就是公民为什么要组织政府。在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里都说得清楚,公民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利才需要政府。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上位置要摆对,不要对普通百姓提出过高要求。

7.从您今晚的演讲,发现你的思想充斥了两点,一个是自由,一个是分权。这也是中国各种网络各种论坛比较热门的话题。你对北洋时代的看法,我都有不同看法。你说北洋时期的经济,我相当不认同,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好不好,如果光从增长率来看,非常不合理不科学。虽然教科书从小到大给我们灌输北洋时代黑暗,这说得有点过分。但不可否认在那个时代中国公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得不到保证,难道就因为13%的增长率就说它的经济好?第二,你说北洋的教育体制,的确不能否定近现代的教育思想家都在那个时代产生,但也要看到,在中国基本没有科学和教育基础的情况下,这些所谓的思想家都是它的成果,而当我们聚焦在需要一个国家基础、需要提供自然科学或工程科学的情况下,北洋时代的中国基本可以为零。二十世纪前二十年是自然科学大爆发的时期,但这个时期基本没有中国人的声音。这是值得反思的。我总结了一下,难道一定要非常自由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才能发展很好?我觉得要从一个国家的国情来考虑。我不算愤青,都是经过思考得到的结果。中国的国情和西方的确是不一样的,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时候只有几千万人,那时他们的民族各种思想都比较统一。而中国就不一样,你刚才说的权力的制约,的确一个人独裁会造成国家灾难,但如果权力太分散,中国最混乱最黑暗的时代和北洋一样都有个共同特点,军阀混战。当一个国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保证公民基本权利的时候,我们还在说权力分散,是不是不负责任啊。

答:在我看来,一个现代国家要发展起来,最基本的条件是:稳定,自由。同时要有保障自由的法治,这是现代社会要发展起来的最基本条件。注意我没有讲民主,总结有些国家的历史经验,他没有民主但经济发展了,这跟他稳定和扩大自由有关系。

一个国家能不能发展起来,主要问题是有没有自由。通过三十年的实践可以证明这条,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没饭吃,三十年后发展起来?很简单,第一,解散人民公社将土地所有权还给农民,后来的改革也无非是将经济自由一点一点、半遮半掩地还给公民。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提高了,经济发展起来,这是自由带来的效果。城市一开放,私人资本恢复,经济就发展起来了,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提高到理论层次,经济学的制度学派有个观点,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保障财产所有权。这个问题含糊不得,不能再搞没收私人资本的事情,侵犯私有财产是会误国误民的,重复人民公社的错误。你说自由不合中国国情,是不是中国人生来就只配做奴隶、不能做现代公民?我认为这是骗人的鬼话。中国人过去显得特别恭顺、特别尊重等级,一方面是儒家思想影响,另一方面跟中国的自然经济、农业经济有关系,在那种情况下,宗法关系就会很强烈。但实行市场经济,前提就是自由,假如一个人没有独立性,对自己的财产没有自由支配权,市场经济是没有办法正常进行的。这个问题绝对含糊不得,我们为什么要分权制约,为什么实行法治宪政?都是为了保障个人自由。我建议你们再读一读《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里面提到,没有分权制约的地方,没有言论自由的地方,就没有宪政。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你不妨慢慢想清楚,这是很重要的观点。中国人也要自由,不这样整个国家就发展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