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战擒二王(第20/27页)
李世民随即安排上千匹马在黄河北岸吃草,众人不解,李世民说:“如果夏军看到我们的战马在岸上吃草,会怎么想?”
“会觉得我们无法动用骑兵!”秦叔宝抢先说。
李世民微笑点头。众人虽然觉得是个好主意,可也在担心,夏军会中计吗?
(13)
求战心切,求胜心切的窦建德,中了计。
看到黄河北岸满山遍野的战马在悠闲吃草,窦建德当即拔营起兵。十万大军行进在虎牢关外,连绵不绝,非常壮观。
唐军见夏军气势如此之盛,且把那战鼓敲得震天响,犹如惊雷,禁不住有了怯意。
那么多的兵马,踩也能把我们踩扁。他们想。
不过,有个人不是被夏军的气势吓倒的,而是被那震天响的鼓声激怒了,这人就是尉迟恭。他焦躁地在营地周围走来走去,暴跳如雷,不停怒骂:“有能耐来啊!来和你爷爷我战呀,别把那破鼓敲得让人心烦!”
尉迟恭的焦躁像是能传染,很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暴跳如雷中。很快,唐军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一种是默默无语,一脸消沉的;另一种则像尉迟恭一样,烦躁不安,火气冲天的。
夏军的心理战起作用了。
李靖看出了问题,对稳如泰山,纹丝不动的李世民说:“大王,下令吧!军中士兵的情绪不妙!”
李世民笑笑说:“下令?下令干什么?攻打夏军?李药师,你觉得现在是迎战夏军的最好时机吗?”
“可是……”
李靖还没说完,李世民便说:“士兵们有这些情绪很正常,夏军就是想让我们烦躁。别说大家听着烦,就是我也烦,可烦也要忍着,不然就真中窦建德的计了。走,看看去!”
李世民和李靖刚从元帅帐出来,就见气呼呼的尉迟恭和程咬金一边怒骂,一边向他们走来。他们是来向李世民求战的。
“这夏军太张狂了,别人害怕,我尉迟不怕!大王,让小臣和他们决一死战吧!”尉迟恭说。
“还有我!让微臣和这黑炭头去打先锋!”程咬金也说。
“知节兄,这敬德兄是黑没错,可你也不白啊!”李世民开玩笑道。
刚刚还怒气冲冲的尉迟恭和程咬金,甚至连那沉着脸,一脸忧虑的李靖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李世民见他们轻松下来,便让他们坐下。
“你们是不是觉得我们不出击是怕他们?”李世民问。
尉迟恭和程咬金互看一眼,程咬金说:“就是觉得有些窝囊!”
“好像我们怕他们似的。”尉迟恭也说。
“不出击不代表我们窝囊,出击才会正中他们下怀,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李世民说,“你们听出来了吗?他们战鼓虽然敲得响,粗听气势很足,细听便能听出,鼓声急促而没有章法,说明他们急了,比我们还急;他们在关外的排兵布阵,我也看了,人大,却杂乱无绪,由此可见,他们太想赢了,且认定他们一定能赢。越到这种时候,我们越要沉住气,让他们急,让他们折腾,我们养精蓄锐,等到他们折腾累了,我们再出兵。”
李世民的一番话,说得李靖一脸惊喜,尉迟恭和程咬金则不好意思起来。
“原来大王是在用计啊!”尉迟恭小声嘟哝道。
“我们还以为大王也被夏军的十万大军吓着了呢!”
程咬金的声音更小,可还是被李世民听到了,他笑道:“你们何时看到我怕过?”
众人又都笑了。
“好了!吩咐下去,让大家知道我的想法。除了留部分人日夜观察夏军动向外,其他人都好好休息。不管夏军出现什么情况,发出什么声音,都不要去看,不要去听!听我指挥!”李世民最后说。
他的镇定和自信,让大家心安了很多。
安下心来的唐军,该休息的都去休息了,可怜那夏军,几天里,天蒙蒙亮就身穿盔甲,手持武器,紧绷神经在那里等着唐军出来迎战。可直第三天中午,他们连唐军的影子都没看到,到处都悄无声息的。
或许是累了、困了、乏了、饿了、松懈了……夏军开始脱盔甲,争抢食物和水。他们不知道,在他们脱盔甲,抢食物和水时,李世民已经挑选出精锐骑兵,准备冲击夏军营地了。
夏军终究还是落入李世民的圈套。
李世民采用的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的策略,在窦建德的士兵累了、饿了、乏了、乱了时发动突然进攻。
那些正要往嘴里塞食物的夏军士兵,怎么可能想到,突然之间,唐军骑兵冲了过来,顿时慌了神,乱了套,一个个找盔甲的找盔甲,找兵器的找兵器,乱成一团。没等他们收拾妥当,摆好阵形,李世民的“秦”字旗已经插到了他们阵中。
没有了阵,夏军顿时成了一盘散沙,十万夏军就那么七零八落地被李世民的上千骑兵左冲又突打垮了,光投降者就有五万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