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战擒二王(第23/27页)
“好,那就这样!此事交由乔松兄和克明兄负责!”李世民说。
二人正要离开,李世民又说:“此事不能为外人道!”
实际上,对于王世充的财物,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聊起过。长孙无忌说,以后他妹妹秦王妃——长孙氏少不了要去打点皇宫妃嫔,没有金银珠宝肯定不行,还是截留一部分的好。长孙无忌的话正合李世民心意。
“可由谁来做此事(藏匿财物之事)呢?”李世民又问。
“房玄龄和杜如晦最合适。”长孙无忌说,“此二人忠诚可靠,也不贪图财物!当然,最主要是不会胡说八道!”
于是,李世民召来了房玄龄和杜如晦,并让长孙无忌说出了他想说而不好说的话。
后来,从王世充宫里缴获,又被房玄龄和杜如晦藏匿起来的金银珠宝,确实在李世民和李建成夺储位时,起到了很大作用。这是后话。
王世充宫里的财物有了归处,李世民又让房玄龄和杜如晦对郑军里俘获的将领列了表,重点排出罪大恶极的十四将领,这十四将领,是要斩首的。准备斩首的十四将领中,单雄信位列第一。
得知单雄信要被处决,罗士信、程咬金、秦叔宝,以及他的结拜兄弟李勣,纷纷向李世民求情,希望他能放过单雄信。以往对待被俘的骁将,李世民大多很宽容,网开一面,甚至将他们收入自己麾下,予以重用。然而,这次面对四位爱将的求情,他却坚决拒绝了。理由是,饶王世充不死,已引起洛阳百姓的不满了,如果再放过王世充最宠信的单雄信,根本没法给老百姓交代。
李世民还说,据他观察,单雄信的财狼之心依然存在,今日若是饶了他,很可能之后他会像李密一样,背叛唐朝廷。
“你们不要再劝了,谁劝都没用,单雄信必须死,不能不死。不过,念在他们为他求情的份上,本王就不为难单雄信的家属了。”
李世民用这句话,堵四位爱将的口。
罗士信、秦叔宝、程咬金知道李世民的脾气性格,也知道不可能说服他,遗憾离开。可单雄信的结拜兄弟李勣依然不死心,依然不停向李世民求情。李世民依然不为所动,还让李勣不要白费工夫。李勣只得黯然离开。
对于李世民执意要杀掉单雄信,李勣和秦叔宝他们都觉得有些反常。
“一定有其他原因!”罗士信说,“不然大王不会这样!”
“原因?什么原因?莫非雄信和大王有仇?”秦叔宝说。
“对!对!一定是这样,一定是雄信和大王有什么天大的仇!”程咬金恍然大悟般说。
秦叔宝笑着睃了程咬金一眼。
“我就开个玩笑,大王怎么可能和世勣有仇?大……”
秦叔宝还没说完,李勣突然说:“有!有仇!我知道了,我知道大王为何非要杀雄信兄了!”
“为什么?”秦叔宝他们一起问。
“飒露紫!”李勣说,“当时,大王的飒露紫,就是在与雄信作战时死的!”
“原来如此!”罗士信说,“这就好理解了,飒露紫对大人来说,不是坐骑,是战友、兄弟,飒露紫因雄信兄而死,大王一定会为飒露紫报仇的!”
“那……怎么才能说服大王呢?”李勣喃喃道。
晚上,李勣翻来覆去睡不着,离单雄信被斩首的时间越来越近,他的心乱的厉害,索性起床,去李世民的房外徘徊。守卫说秦王已经睡了,让他回去;李勣摇头,说他在外面等秦王起床。
东方出现鱼肚白,李世民从房间出来,看到了跪在地上的李勣。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可他依然执着地跪着。
“本王说了,谁都不会改变本王的决定!”
“罪臣知道不该再说什么,罪臣知道雄信兄伤了大王的心,罪臣请求大王念在他骁勇善战,是良才上,饶过他吧!”李勣说。
“还没听到吗?本王不会改变决定的,不要再一意孤行了!”李世民加重了语气。
“罪臣愿用罪臣的官爵,赎回他的命!”李勣继续说。
李世民很为李勣和单雄信的兄弟情感动,但却没有心软。
“如果你再一而再,再而三地为他求情,本王就收回不为难他家眷的承诺!”李世民板着面孔说。
李勣流泪了,他可以不为自己着想,但不能不为单雄信的家人着想。如果自己的举动,不仅没能救回单雄信,还连累了他的家人,后悔可就晚了。李勣慢慢起身,在他准备向李世民提最后一个请求时,李世民却率先开口了。
“本王答应你去见他最后一面,也答应他的后事由你来办!”
“谢谢大王!”
李勣说完,流着泪,去了洛水边。
洛水河边,十四名即将被斩首的郑军将领一字儿排开,跪在地上。李勣慢慢走到单雄信面前,轻轻叫了声“雄信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