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邓氏家族(第5/8页)
孔子在他人生的艰难挫折中,曾经朝天发出一句震天动地的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这里,阴皇后明知自己不是小邓的对手,但是她也要发出愤怒的一声吼——我要抗争到底。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小邓打心里没就想过要去为难阴皇后,但是这一次,阴皇后却主动拔起了刀,直向她背后捅来了。
阴皇后曾在私底下偷偷地对别人说,只要有我得意的那天,邓氏家族就别想留一个活口在世上了。狠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阴皇后不是说着玩的。但是这话不知道怎么传的,竟然偷偷地传到小邓耳里。
在那一刻,小邓傻了。
小邓泪流不止,对左右宫女说道:“我诚心竭虑地侍奉姓阴的,她竟然要拿我全家开刀,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不如一死了之。”
为什么一句狠话,小邓就顶不住了呢?
事实上,小邓本来是很淡定的,也很自信,但是淡定和自信都是有条件的。阴皇后之所以抛狠话,主要是因为她看到刘肇身体不行了。而刘肇一倒下,阴皇后肯定升级为皇太后,小邓无论多强,都挡不住人家轻轻一个八卦掌。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就是命吗?如果是,那我认了。
小邓越想越悲观,拔刀就要自杀。
就在她拔刀要了结的时候,有一个宫女把她拦住了,哄道:“皇帝病好了,你别这样抛弃自己啊。”
小邓将信将疑,赶紧派人去打听。一打听,宫女说的都是真的,刘肇病情刚刚好转。
邓绥终于挺过了最困难的时刻。她就像睡着的水,一旦冰融就会变成滚滚的洪流,淹没所有的对手。
三 大阴谋
阴皇后和小邓的关系,已经彻底白热化了。
突然地,阴皇后有一种被逼向绝路的悲壮。过去是邓绥逼她,现在却是自己逼自己。狠话都传出去了,还能收回来吗?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将计就计,将抗争进行到底。
在这个世界上,女人有很多种,但是阴皇后却是最不知死字是怎么写的那一种。论吃醋,她是专家,要搞阴谋,她技术水平实在烂。她整人技术烂的表现,就在于她改变了策略,不捅人了,改念咒语。
她秘密从宫外拉来一帮人,在宫里玩起了巫蛊。
据我观察,自西汉立国以来,玩弄巫蛊的,不下十家,但死于非命的,不是被施咒的人,而是玩弄巫术的人。由此类推,阴皇后可能会死得很惨。
果然被我说中了。
阴皇后在宫里忙活的时候,刘肇就派人来查了。一查不打紧,还牵出一大堆人。阴皇后的三姑六姨,七叔八舅,全被集体调查,被拷打死于狱中的不下三个。
聪明犹如邓绥者,能拯救一个家族;愚蠢如阴皇后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跟她做亲戚,真是倒了八辈子的大霉。
阴皇后出事时,小邓没有躲在背后偷笑。相反,她主动出来替姓阴的说话了,但刘肇就是不理她。
就这样,阴皇后被拖到桐宫关起来,像一只进了牢笼的鸟儿抑郁而死。
乌云散尽,太阳出来了,光芒万丈,好一个美丽的艳阳天。
但这样的好天气,是留给邓绥一人的,刘肇无福消受了。小邓被封为皇后才三年,刘肇就走了。
这是公元一○五年,冬天,十二月二十二日。刘肇崩于章德前殿,年仅二十七岁。这一年,邓绥二十五岁。
在汉朝,一个皇帝的悲剧,往往决定了一个王朝的悲剧。就好像西汉,刘骜纵欲,刘欣搞同性恋,仅两代人就把汉朝搞得元气丧尽,政权移位。而东汉走向末路的悲剧,也始于刘肇。
窦皇后在世时,外戚窦宪和牛人班超,将东汉王朝推向了顶峰。可当刘肇撒手而去时,许多无趣之徒集体发力,把东汉推向了火坑。东汉被扔进火坑,刘肇是有责任的。
他的责任,不是别的,而是生前没将继承人问题处理好。
我们知道刘肇身体差,生出的孩子都一个接一个地夭折。后来,有人告诉他,要想孩子活下来,只能用老办法了。这是一个古老的风俗了。这就是,刘肇孩子一出生,就立即抱出洛阳城,秘密交给民间抚养。
这办法管用吗?不能说不管用,也不能说全管用,只能说将就将就。因为,邓绥派人去找刘肇的儿子,竟然还找到了两个活的,一大一小。大的叫刘胜,是刘肇的长子;小的叫刘隆,才刚刚过百日。
邓绥这个人,说她命好,苍天确实眷顾她;要说她命不好,似乎也说得通。在她之前,有三任皇后,除了阴皇后外,像马皇后和窦皇后,尽管都没有生育能力,但毕竟还收养了别人。到了邓绥,她也没生育能力,却连抚养别人生的孩子的机会都没有,这是不是挺悲哀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