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邓氏家族(第6/8页)
还好现在终于找回两个了。刘胜是长子,按道理,皇帝接班人应该归他了。但是,邓绥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皇帝接班人,非刘隆莫属。
开什么玩笑?刘隆才过百日,还躺在怀里吃奶,放着一个大的不封,改封一个吃奶的婴儿,邓绥到底想干什么?
稍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能猜出几分来了。子幼母强,那就表示着将来的王朝,将是太后临朝听政的时代。
这下子,终于看出邓绥的真面目了吧。她忍辱负重,装自卑,装低调,装孙子,等的就是这一天。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女人。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邓绥当夜迎刘隆进宫,先封太子,后即位皇帝,是为殇帝。然后邓绥摇身一变,成了皇太后,临朝听政。
对汉朝官员来说,这一切来得太快了。他们就像是集体晕船似的,都糊里糊涂的,一切都由邓绥牵着他们鼻子走了。鼻子可以牵,但邓绥必须交代清楚,为什么活活把刘胜抛弃,没有封他为皇帝。
想有理由是吧,邓绥的理由很充分——刘肇长子刘胜,尽管年长,但他身体有病,长期卧床不起。
连床都起不来了,还当什么皇帝,这不是胡闹吗?
真的是这样吗?
你要问众卿,众卿只有苦笑说,不知道。因为刘肇命人把孩子送出皇宫的时候,都是在夜黑风高的晚上,神出鬼没地行动的。众卿连皇帝生了多少个孩子,什么时候生的,根本就无从知道。邓绥说刘胜长期卧床,他们更是无法知道的。
既然邓太后都这样说了,只能暂且听她的。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人,直到有一天,一切都将被公开,在太阳底下接受检讨。
一年后,即公元一○六年。
这年的春天,汉朝各路诸侯王,都来洛阳城朝拜。这些人当中有清河王刘庆等一行人。刘庆我们是知道的,当年老爹为了搞掉他,竟然公开说他有精神病,把时为太子的他废掉了。
多年以后,刘庆做梦都没想到,他还有机会重返洛阳城,享受正常人的权利,呼吸自由的空气。在刘氏所有诸侯王当中,邓太后最看重刘庆。这其实也很正常,如果之前没有刘庆帮刘肇,窦家还在那里耀武扬威,哪儿还轮得到她姓邓的坐在这里说话。
三月九日,刘氏各路诸侯走完亲戚后,各自回国。
就在刘庆携带儿子准备离开洛阳城时,邓太后却把他叫住了。说道:你可以先回封国,但你儿子刘祜暂且留下。考虑到刘祜还小,就让他老妈陪着一起留下吧。
那年,刘庆的儿子刘祜才十三岁。邓太后让刘庆一个人先走,而把老婆、孩子留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邓太后不说,刘庆也不敢问。但是,刘庆心里已经猜出了几分。
当他听到邓太后给他说这句话时,心里已经止不住地激动了。
就仿佛一个经历磨难,被梦想抛弃的男人,顿然看到了希望。他仿佛看见,上天终于大发慈悲了,把曾经抢走他的东西,还给他了。
有一种欲望,叫流泪。刘庆就要等到梦想实现的这一天,他真想流泪了。这年夏天,老天爷好像也特伤感,下起了大雨。全国三十七个郡和封国,都被老天爷的泪水泡成了水灾。
八月六日,有一个微不足道,可对刘庆来说,却是相当重要的人走了。这个人,就是汉朝第一个婴儿皇帝刘隆。
聪明的人已经看出来了。邓太后为什么将刘庆的儿子刘祜留下,就是为这一天做准备的,做的是皇帝接班人的准备。
八月八日,晚。
邓太后将老哥车骑将军邓骘、虎贲中郎邓悝叫来,三个人关起门来秘密开了个会,他们集体拍板,决定了皇帝人选。
当晚,邓骘持节率人到清河官邸,迎接刘庆的儿子刘祜回殿。
第二天,崇德殿,邓太后和百官全部亮相。此时,刘祜被推上皇帝宝座,已经是没有什么悬念的了。但是,他还必须把一道手续办妥,才能登基。
这就是,将刘祜过继给刘肇当儿子。
这不是什么新奇的事,因为邓太后不是第一个干这事的。
在她之前,刘骜就曾做过。当年,刘骜为什么要将刘欣过继给自己当儿子呢,很简单,如果不过继,等刘欣真当上皇帝了,就会把他父亲摆到庙里供奉,而自己的牌位,就被清除出去,从此将失去啃死猪肉的资格。
邓太后当然不想让刘肇失去啃死猪肉的资格。刘庆有所得,就必有所失,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便宜的事。
手续办妥后,太尉呈上皇帝印信,刘祜终于可以登上宝座了。刘庆曾经失去做皇帝的梦想,梦想终于让儿子实现了。
虽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欢喜,人生如此,也可死而瞑目了。四个月后,刘庆病重,撒手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