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暗夜之光(第8/9页)
谁说老鼠不敢上街?现在的樊丰他们,就敢大摇大摆地上街,甚至敢在杨震这个大病猫前面玩耍。他们修豪宅、修园林、挥霍公款,仿佛国库就是他们家开的银行,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杨震简直忍无可忍了。
他满腔悲愤,再推一掌,给刘祜上了一道猛奏。
这次,他的奏书再也不拐弯抹角了,而是白纸黑字,字字充满了火药味。
他这样告诉刘祜:国家不宁,地震连连,灾情不断,全是被你身边这帮弄臣引起的。苍天已经警告你了,如果再不把他们打压下去,重振国家,那就等着瞧吧。
瞧瞧,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
与以往不同,这次刘祜心里却像被打了一记闷棍,窝着一肚子火。他认为,杨震你上你的奏,我不妨碍你;问题是,你像个唐僧似的整天在我耳边嗡嗡嘤嘤的,已经严重干扰我的生活了。
刘祜决定修理杨震。
说修理,机会就来了。导火线是一道奏书。奏书见多了,但这次奏书不同,是一个叫赵腾的上书。奏书措辞比杨震先前的还猛,列出若干条,指出皇帝领导下的政府犯的种种错误。
刘祜一看,气不打一处来。先前杨震骂我,我忍了,那是因为他是汉朝三公之一,是关西孔老夫子。现在你赵腾是个啥玩意儿,竟然敢来顶撞我?
来人,拿下。刘祜命令立即逮捕赵腾,审讯也神速完成,判赵腾罪名为“欺骗领导,大逆不道”。这是最严重的死罪,谁被戴上这个罪名,神仙都救不了。
可就在这时,刘祜又收到一道奏书,他一看不打紧,看完就更怒了。
然而,他只能恨在心里,紧紧地抓着拳头,想打人,就是无法出手。
因为,眼前这道奏书,又是杨震的。
他上书只有一个目的,叫皇帝手下留情,不杀赵腾。赵腾跟杨震是什么关系?鬼知道。杨震是关西孔夫子,其粉丝满中原,比后宫女人还多,他们要搭上线,那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但由此也可见,杨震这个老家伙,其在中央的根基很深,他摇动皇帝不容易,但皇帝要摇动他,也相当有难度。
想到这里,刘祜知道怎么做了。
杀赵腾,必须杀。杀鸡儆猴,就是要给姓杨的一点颜色瞧瞧。于是刘祜下达命令,赵腾就被拖出去砍了。
然后,他拍拍屁股,又出去旅游了。
刘祜将了杨震一军,自以为很得意。但他不知道,自己刚出洛阳城,杨震已经在城里伸出了铁砂掌。这一掌威力十足,无人可挡,把中常侍樊丰等三个大内高手,全都震住了。
杨震这一铁砂掌,就是搜集中常侍樊丰等人的犯罪证据,而且很快就收集整理完毕,就等着刘祜回宫,上奏弹劾。
樊丰等人害怕了。害怕的同时,他们也暗自后悔。
之前,他们就早想动杨震了,但惧他关西孔夫子的巨儒名号;如果杀了他,满天下读书人都朝他们吐口水,不要说被骂死,也可能被淹死,所以才迟迟不动手。现在好了,等他们知道后悔了,人家的屠刀已经架到脖子上来了。
就在樊丰等人集体悲哀的时候,他们脑中突然冒出一个神奇的念头:杨震搜集材料想告我们,难道我们就不能搜集材料告他吗?
主意真不错,问题是杨震这号纯良血统出身,不贪污,不枉法,工作积极,告他什么呀?
事实上,要回答这个问题,千古以来,有一个人的答案最为精彩。那就是秦桧加到岳飞身上的罪名——莫须有。
这个莫须有,不是真的没有,就看你会不会编。樊丰等人是这样编的,近日天上群星反常异动,这肯定是由杨震引起的。
这个编词在今天人看来,相当可笑;但是在汉朝人看来,一点都不可笑,反倒很真实。在那个天人合一的时代里,大家都认为人在做,天在看,如果犯罪,上苍就要用雷劈你;劈不到你,就给你来地震,想逃吗?门都没有。
况且,之前杨震就说汉朝地震连连,灾情不断,是由中常侍樊丰这帮小人引起的。凭什么你说我们小人,我们就不能说你是小人,引起群星异常?
杨震哪里表现出小人了?
樊丰脑袋很好使,很快就给他加了一个前提:他是邓骘提拔上来的。没有邓骘,就没有杨震的今天,两人是一伙的。
有前提,有推论,有结果,证据足了吧?樊丰认为,拥有这些,足够置杨震于死地。
公元一二四年,三月二十九日,刘祜春游回来了。
他返回洛阳,不急着回宫,而是先在太学里休息。为什么要在太学里停留呢?原因是,他要等个吉祥日子,才能进宫。
前面说过,最近汉朝的天空群星异动,哪儿来的良辰吉日?刘祜这一招,明显就是樊丰设计的圈套。刘祜自然等不到吉祥时辰,然后他们就会说,那就是因为杨震小人惹的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