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退役抚恤(第9/11页)

[159]Holmes, Acts of War, pp.336-337.

[160]Coox,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Japanese Military Establishment in the Second World War”,p.36.

[161]Holmes, Acts of War, pp.336-337.

[162]张拓芜:《代马输卒手记》,第95页。

[163]许高阳:《国防年鉴(第一次)》第2编,第16页。

[164]“该部关于各军事机关部队参谋考成比较表及来往文件”,档号769/109,军令部档案。亚韩:《从无职军官佐安置谈到国军人事改进问题》,第5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军军官的考绩制度也颇为人所诟病。绝大多数军官的考绩均被评为“卓越”(superior)或“极佳”(excellent),以至于若被评为“非常令人满意”(very satisfactory)即有碍于升迁。参阅Stouffcr, The American Soldier, Vol.I.Adjustment During Army Life, p.271.

[165]胡德华:《孙立人练兵统驭模式及对中国抗日剿匪贡献经纬》,李敖编《孙立人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1988,第32页。

[166]朱文伯:《七十回忆》,台北:民主潮社,1973,第77页。

[167]宋瑞珂:《陈诚及其军事集团的兴起与没落》,第47页。

[168]例如傅作义的部队,直至抗战后期,仍是采取委任经理制。参阅王克俊:《回忆傅作义先生》,《内蒙古文史资料》第14辑,1984年12月,第62页。

[169]刘凤翰、张力访问,毛金陵纪录:《丁治磐先生访问纪录》,第68页。

[170]胡德华:《孙立人练兵统驭模式及对中国抗日剿匪贡献经纬》,李敖编《孙立人研究》,第33页。

[171]沈云龙访问,林能士、蓝旭男纪录:《凌鸿勋先生访问纪录》,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第104页。

[172]谭继禹:《戎马琐忆》,第48页。

[173]沈从文:《顾问官》,《沈从文文集》第六卷,香港:三联书店,1983,第209页。

[174]许高阳编《国防年鉴(第一次)》第2编,第259—260页。

[175]Arthur N.Young, China’s Wartime Finance and Inflation, 1937-1945,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p.358.

[176]Chang Kia-ngau, The Inflationary Spiral: The Experience in China.1939-1950,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58, chap.3;Young, China’s Wartime Finance and Inflatio, 1937-1945, chap.11. 战时大学教授所受通货膨胀影响,另可参阅胡国台:《抗战时期教育经费与高等教育品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第19期,1990年6月,第462—464页。

[177]谭继禹:《戎马琐忆》,第61页。

[178]王健民:《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三编·延安时期》,台北:编者印行,1965,第420页。

[179]徐多楠:《军职人员之给予问题》,《陆军经理杂志》第2卷第5期,1941年5月,第56页。自国民政府成立后,军官职的俸给,一般即较文官为低,较海关、邮政、盐务等机关,或国营事业从业人员的俸给,相差尤远。参阅陈之迈:《中国政府》,第219页。

[180]黄仁宇:《阙汉骞和他的部下》,第142页。

[181]黄仁宇:《阙汉骞和他的部下》,第422页。

[182]谭继禹:《戎马琐忆》,第95页。

[183]刘凌云:《征尘作育五十年》,《山东文献》第17卷第3期,1991年12月,第30页。

[184]连战:《圆圈里的顽童》,《中央日报》1989年1月12日第16版。

[185]徐芳:《追思与怀念》,《陆军上将徐培根先生纪念集》,未注出版者,1992,第124页。

[186]张玉法、陈存恭访问,黄铭明纪录:《刘安祺先生访问纪录》,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第79页。

[187]谭继禹:《戎马琐忆》,第61页。如1944年远征军及知识分子从军征集期间,其伙食费每月为2 100元,当时普通士兵每月副食费则仅有190元。前者每餐可以四菜一汤,后者则每日几乎连青菜都吃不上,两者相比,悬殊过甚。参阅冯玉祥:《蒋冯书简》,第136页。

[188]蒋介石:《对黄山整军会议审查修正各案之训示》,《蒋总统思想言论集》卷18,第192页。

[189]Coox, “Thc Effectiveness of the Japanese Military Establishment.in the Second World War,” p.38.

[190]许高阳:《国防年鉴(第一次)》第2编,第232页。

[191]谭继禹:《戎马琐忆》,第94页。

[192]谭继禹:《戎马琐忆》,第61页。

[193]胡宗南上将年谱编纂委员会编《胡宗南上将年谱》,第144页。

[194]江良能:《军中卫生》,商务印书馆,1945,第52页。

[195]Eastman, et al., The Nationalist Era in China, 1927-1949, p.141. 1944年,军政部长何应钦在一次会议中指出,“照现行主食与副食定量计算,国军每日每人所得热量(卡路里)为3 057,比之英国军队3 800、美国军队3 615,自然不及;但比之日本军队2 980,则又稍好。故官兵所得主食、副食,如能确实如数得到,最低限度之营养,尚能维持。”参阅何应钦:《何上将抗战期间军事报告》,第604页。但是各方面的调查,则证实国军的膳食有以下缺点:总热量不足,不能维持士兵的体力和健康;脂肪不足,蛋白质既少且劣,不能维持生理上的需要;烹饪法不良,各种营养素及矿物质遭遗弃或损坏,以致发生营养不良的疾病。参阅万昕:《战时军队营养补救办法》,军医学校陆军营养研究所,1943,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