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第6/9页)
程学启率领着一万多人的军队,和刘铭传秘密谋划收复苏州。先是进攻打进花泾港,降服了看守那里的将领,然后驻扎在潍亭。七月的时候,李鸿章亲自带领官兵,用武力收复太湖厅,朝着苏州进发,先让刘铭传攻打江阴。敌军里的一位骁勇的将领陈坤书,调集了湖南、湖北、山东一共四支庞大的部队十几万人一起来增援。李鸿章、刘铭传亲自来分析敌人状况和战争形势,看见他们的营垒大大小小像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整齐排列,往西到江滨,往东到山口,看完这些才做出部署猛烈攻打他们。敌人奋力抵抗,实力也很雄厚,双方相持不下。随后江阴城内有人发动内变,打开城门投降,江阴也被收复回来。
当时程学启驻扎在苏州的郊外,接连好多天都在打仗,前前后后一共打了几十次胜仗,敌人的壁垒在宝带桥、五龙桥、蠡口、黄埭、浒关、王瓜泾、十里亭、虎邱、观音庙共有十几处,都被攻破了。而郭松林的军队也在新塘桥获得胜利,杀了太平天国两个首领,还有上万的普通士兵,抢夺了船舶几百艘,敌人水军的兵力一下子大减,衰落下来。李秀成为此痛哭流涕,心中悲愤,不能自已。从此以后,淮军的名声威震天下。
敌人的军队遭到重挫后,李秀成发动反攻,下令让他手下的将领集合无锡、溧阳、宜兴等地的士兵八万多人、船舶一千多只,从运河口出去,而他自己率领精锐部队几千人,占据金匮,援助苏州,互相配合应敌,和政府官军接连战斗,双方都互有胜败。十月十九日,李鸿章亲自做督军,程学启、戈登率先锋部队进攻苏州城,苦苦奋战,战况十分激烈,攻破了它的外围。李秀成和谭绍洸等人撤退到城内,死守着最后这片土地,丝毫不屈服。不久,政府官军水上、陆上一起前进,合起来对苏州进行三面围攻,城中的粮食已经吃完,众人疑心重重,内心很恐慌。李秀成的副将郜云官等人猜忌心非常重,产生了二心,于是私下和程学启协商,想要投降。然后程学启和戈登亲自坐着一艘小船到城北边的阳澄湖,和郜云官等人当面订下了投降的约定:如果郜云官能杀了李秀成和谭绍洸,就奖赏给他二品官位。由于戈登为他当担保人,所以郜云官这些人没有起疑心。然而最终他还是不忍心杀害李秀成,只是斩了谭绍洸的人头后就离开了。
李秀成之前就察觉出他们在秘密谋划着什么,但是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说什么做什么也没有用了,于是他连夜就出城去了(十月二十三夜晚)。二十四日,谭绍洸因为有事,就把郜云官叫到了帐篷中,郜云官和猛将汪有为非常害怕,因此一见到谭绍洸,就把他杀死了,并且暗地杀了他的亲信部队一千多人,随后就打开城门投降。十月二十五日,郜云官等人献上谭绍洸的首级,请程学启进城来检验。那些投降的将领的头衔列表如下:
一、纳王郜云官 二、比王伍贵文 三、康王汪安均 四、宁王周文佳 五、天将军范起发 六、天将军张大洲 七、天将军汪环武 八、天将军汪有为当时这八个将领在城中手下的士兵还有十几万人,声势浩大,气势汹汹。他们要求程学启履行承诺,给他们总兵、副将等职位。程学启仔细观察这八个人的人品,觉得他们都称得上是心怀狼子野心的小人,恐怕越到后面越不好管制。于是就和李鸿章秘密谋划,在游艇上开设宴席来犒赏他们,等到作为信号的大炮声一响,埋伏的士兵就出来杀死他们,同时杀了他们手下还在负隅顽抗的余党一千多人,剩下的乌合之众全都投降了。苏州平定,李鸿章因为立了大功,皇上加封他为太子少保。
先前这八个首领投降的时候,戈登确实是担保人。等到他听说李鸿章说话不算数的时候,十分生气,想要杀了李鸿章来惩罚其所犯下的罪过。他自己就带着短枪寻找李鸿章,李鸿章就一直躲避他,不敢回军营。过了几天,戈登心中的愤怒逐渐消除了,这件事情才算过去了。
说明:李鸿章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有应该惭愧的地方。因为杀害投降的人不是一个君子应该做的事情,更何况是投降之前有约定,甚至还有担保人。他的这个做法有三处不对的地方:杀害已经投降的人违背公理;不遵守约定,说话不算数,是第二个不妥的地方;欺骗戈登,辜负朋友,是第三个做得不对的地方。戈登对于他这样的行为恨得咬牙切齿,非常痛恨,甚至想要拿刀捅进他的肚子里才能解恨。这样做难道不是很合理的吗?虽然他考虑到苗沛霖、李世忠等人投降后可能会再次叛变的情况,有不得已的原因,但是李文忠(李鸿章)生前很喜欢用一些小聪明和小伎俩,在这件事上也可以看个差不多。